5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項關於「基層幹部群體形象」的調查結果:超過半數的受訪基層幹部認為當前社會對其存在普遍誤讀;超過六成的基層幹部認為被「低估了」;七成基層幹部焦慮「社會輿論不公平不公正」。為此,黨報呼籲,警惕基層幹部群體「被污名化」。
上述調查數據不足為憑,因為受訪對象是在進行自我測評,他們當然要將自身形象不佳歸結為公眾誤讀,這樣既能顯示自己的委屈,又能突出自己的實際形象要遠遠好於公眾認知。相反,另一則來自群眾和網友的調查數據則十分靠譜。調查結果顯示:針對基層幹部認為被誤讀的情況,只有15.75%的網友選擇「普遍」;針對「社會輿論中基層幹部印象」一項,45.28%的網友則認為「高估了,過於正面」。另外從網友給基層幹部的打分中有超過半數的打1分、2分(滿分5分)中可知,基層幹部在群眾和網友中的印象確實不佳。
人說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幹部工作做得好不好,形象如何,老百姓心裏自有一桿秤。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與基層幹部接觸時間最長,機會最多,最清楚幹部們的所作所為,因此評價幹部他們最有發言權,從他們中得出的調查結果也最有可信度。
基層幹部形象之所以不佳,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對照公眾心目中優秀基層幹部的基本標準,即「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深入群眾、與時俱進」,不能說沒人達到,但極少,絕大部分基層幹部達不到這一標準。這點無須論證,客觀事實擺在那裡,群眾看在眼裡,因此基層幹部的群體形象注定好不到哪裡去。
其二,他們在中國行政架構中扮演的「基層」角色注定難討群眾的好。基層幹部是政策的執行者,無論是善政還是惡政,都得無條件執行,因而最容易得罪群眾。再說由於一些幹部素質不高,執行力不強或者不到位甚而錯誤執行,更易成為群眾的「出氣筒」。他們猶如「風箱中的老鼠」,做事即使再賣力,也往往兩頭不討好。
其三,諸多累積起來的負面新聞強化了群眾對幹部的壞印象。幹部們將群眾的不滿歸因於個別幹部的腐敗行為,認為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非也。從這些年被查處的基層幹部腐敗案的數量看,腐敗絕非是單個行為,而是呈現出群體腐敗的特徵,而且腐敗現象日趨嚴重和普遍。公眾對幹部不滿也不僅僅表現在腐敗上,同時還表現在多方面,如征地強拆、攔訪截訪、暴力執法、私設公堂、死不認賬、道德敗壞等等,給公眾留下了太多壞印象。
就以今天媒體曝光的「13歲女孩水潑鄉幹部被銬」的新聞為例,撇開鄉幹部與城管執法不當的問題不談,單論鄉黨委書記下令將13歲女孩銬起來遊街一節就讓人憤慨。尤其是事後鄉黨委政府發表的那則情況匯報更加惡劣,倒打一耙不說,還刻意將饒富貴一家描繪成姦邪小人,稱其抗法是早有預謀。本案例足以從多方面佐證基層幹部確實問題多多,群眾並沒有冤枉他們。
自己不爭氣,又怎能怪群眾有眼無珠。所以我說,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被誤讀」和「污名化」,而是面對負面評價動輒顯示的這副「怨婦狀」,我好委屈呵,好冤枉哦!不深自反省工作中的不足,反而將負面評價歸結為「被誤讀」,這樣,不但無助於改進工作,反而會因情緒影響加劇干群關係緊張。
最後,我要把劉羅鍋的一句名言送給廣大基層幹部:「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衡量人間是否公平,評判當政者是否英明,應該由老百姓說了算。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不會「誤讀」更不會「污名化」基層幹部,千萬不要「誤讀」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