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集裝箱
「你看,路邊怎麼多了一個住人的‘集裝箱’?」近日,一座噴繪有「住人集裝箱,租金每天6元」字樣的「大箱子」出現在馬鞍山路與玉函路交叉口。路過此地的市民致電本報詢問,「難道濟南街頭也出現了‘蝸居’式膠囊公寓?」
記者探訪:3×6米集裝箱可蝸居10人
24日中午,記者來到「集裝箱」所在地,它位於馬鞍山路與玉函路交叉口的東南角。
走近集裝箱,記者看到,集裝箱長約6米,寬約3米。白色的鋼皮上噴繪著「邦令住人集裝箱租金每天6元」的紅色字樣,下方還有醒目的電話號碼。
住人集裝箱一側配有單人門,四個立面都有窗戶,窗戶上還設有規整的防盜護網。一根手指粗細的電線從南側窗戶連入集裝箱內。記者透過半開著的單人門看到,面積不大的集裝箱內擺放著5張雙層鋼製床。因是午睡時間,有的床鋪上正有人躺著休息。床鋪附近還放著幾個小型電風扇、碗筷等物品。
「蝸居」者:住戶是修河道的市政工人
住人集裝箱為何會被允許擺放在市區內的重要路口?住在裡面的又是什麼人?
記者在住人集裝箱北側看到,有幾名工人正在清理建築用的沙子。細問之下,原來正是他們住在「集裝箱」裡。「已經在這裡住了十幾天了。」一名王姓工人告訴記者,他們是河道管道填埋施工隊伍,這處住人集裝箱是市中區市政局提供給他們的臨時住所,工人們不需要交納住宿費用。「住在這種集裝箱裡感覺挺好的。」該工人表示,常年因為各種工程頻繁更換住宿地點,集裝箱式的住宿條件比帆布帳篷的住宿條件好很多。在施工人員的指引下,記者看到,馬鞍山道路旁邊的河道確實正在鋪設大型管道。
部門說法:工程臨時用房不是違章建築
雖然解決了工人的住宿問題,但住人集裝箱搭建在路邊,是不是違章建築呢?
市中區城管執法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玉函路東側河道正在施工,大明湖水南調工程,據介紹,該工程將利用大明湖和五龍潭棄水,通過管道輸送到廣場東西溝的源頭,打造廣場東、西溝景觀。
「工程成立了指揮部,包括工人臨時住房等在內的一系列事項都已經與各部門協調溝通過,報市政府以及市中區政府批准。」工作人員解釋,「工程一旦完工,住人集裝箱立即挪走,不會一直放在路邊,所以不是違章建築。」
来源:舜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