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發表獨立時事評論員鄧聿文的分析文章,認為中國再度爆發革命的可能性不大但確實存在;作為預防措施,當局應持續推進政治和社會改革。文章開篇提到中國的「托克維爾熱」,這位法國著名思想家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在中國知識界和政府官員裡成了熱門讀物。
鄧聿文曾經是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副編審,今年2月28日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署名文章,呼籲放棄朝鮮,隨後受到無限期停職處罰。
托克維爾熱
托克維爾在書中提出,法王路易十八統治時期經濟前所未有地繁榮,客觀上加速了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這個觀點似乎在今日中國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且頗具顯示意義。文章寫道,中國許多人在談論革命,而且預計今後10年裡就會爆發翻天覆地的大革命,而這一次的革命目標針對的是通過革命奪取政權的中國共產黨。
作者認為,「革命」成為知識界熱議話題,一方面說明中國社會在過去幾十年裡發生了多大變化,另一方面也印證了一個重要觀點:沒有憲政治國,中國就很難擺脫其歷史上週而復始的大動盪。但是,文章進一步分析說,雖然大家都在說革命,談革命,通過武裝起義和暴力革命從共產黨手裡奪取政權的可能性不存在。文章說,政權和平更替也不可能在今後10年內發生。
革命條件
作者指出,通常只有在三個必要條件齊備的情況下才可能爆發革命。頭兩個因素包括經濟危機導致絕大部分民眾生活水平急劇下降,且前方看不到轉機;公眾和意見領袖對革命的必要性形成共識,且經歷了長期準備。第三個因素事關執政黨的治國能力持續退化、弱化,政府無法滿足民眾的期望和訴求,喪失了道義形象和權威性,而且其政權合法性經歷了一系列危機。
鄧聿文逐條分析說,從經濟角度看,如果不對現行經濟發展模式作根本性變革,那就有可能發生嚴重經濟危機;但中國政府已經在努力糾正經濟結構的扭曲,即使出現危機,也不至於嚴重到出發長期的經濟衰退。其次,雖然很多人在談論革命,中國民眾和意見領袖對革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並無共識。知識界不滿當今政權但更希望走改革的道路,普通民眾更不願意再次陷入戰亂或動盪。最後,作者認為中國民眾雖然對政府不滿,對其治理能力感到擔心,但要說中共政府喪失了統治能力則太誇張。如果當局仍有能力通過啟動改革來滿足民眾希望更多權益更大自由的訴求,那麼革命就不會發生。
國家機器
文章深入分析中國縣政府維護政權統治的能力,指出中國共產黨不缺危機感,也在設法適應時勢;它掌握了充沛的資源,足以扼制任何革命企圖。網際網路和現代通訊技術確實推動了中國公民權益運動,也提供了一種革命工具,但同時也強化了國家機器監控、防範革命的能力。作者指出,中國社會還存在其他一些不利於革命爆發的因素,其中較重要的是共產黨政權的政策,尤其是建立更公平的社保制度和體系,以及在經濟上允許較大限度的自由。作者指出,雖然政治自由仍受嚴控,但大部分民眾一般更看重經濟自由。
另外,中國政府的權力架構也有利於共產黨;地方政府雖然存在浪費和腐敗嚴重的問題,但同時扮演了重要的緩衝角色,可以吸收大量草根階層的憤怒,給北京中央政權更多迴旋餘地。最後,中國人口老齡化可以看作革命熱情的冷卻劑,因為中老年人更趨向保守、討厭動盪。文章最後補充說,如果執政黨和政府的治國能力嚴重衰退,或者出現重大政策錯誤,那誰都無法保證不爆發革命;即使全國性的革命可以避免,如果地方性的局部社會動盪事件得不到有效遏制,則也可能滾雪球般蔓延到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