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24週年,官方沒有舉行特別的紀念活動,但在一些地方報刊低調發表有關文章和報導,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胡耀邦紀念活動的分析評論。
香港《明報》署名呂秉權的評論稱:「已故中共總書記胡耀邦逝世24週年,新浪微博和百度等網站仍將這名含郁而終的‘中共良心’埋沒,列為搜索的敏感詞。可是,內地官方媒體卻罕有地以顯著的篇幅悼念胡耀邦,如《解放日報》連發兩文包括周瑞金的文章,合共四千餘字,讚許胡忍辱負重推進改革,《南京日報》則報導《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可能會替胡耀邦立傳等。不過,各大中央和門戶網站,並沒有將這些標題放在主頁位置,讀者若非細找,實不容易發現。」「事實上,今天的中共,仍舊容不下胡耀邦。」「雖然內地官方2005年,曾高規格紀念胡耀邦誕辰90週年,但中央對悼念胡耀邦仍很忌諱,因為胡的清正和民主的模範,和今天中共的先進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香港《蘋果日報》署名高瑜的評論稱: 「又到胡耀邦先生的忌日。24年前,他含冤而逝,激發了中共建政以來規模最大、聲勢最為浩蕩的一場民主運動。這場運動向一黨專政的政治體制、向獨裁者鄧小平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挑戰。鄧小平殘暴地用青年學生和市民的鮮血,完成了武裝政變,罷免了支持學生紀念胡耀邦、推進政治改革、反對腐敗的總書記趙紫陽,也結束了胡、趙領導的十年中國改革。媒體自發刊登文章紀念他,人民為他送花圈、寫悼詞,更多地是表達對民主、自由、公平、公正的渴望,訪民已經成為主體。中共不會再克隆胡、趙時代。人民紀念胡耀邦和趙紫陽,就是表達拋棄一黨專政,依靠自己實現政治、經濟權利的要求的決心。」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於澤遠的評論稱:「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24週年,中新社下屬的《中國新聞週刊》刊發長篇回憶,介紹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後‘六四’運動興起的有關情況。」「外界輿論解讀說,中國媒體在紀念胡耀邦時沒有避諱六四,或許傳遞出官方可能為六四平反的某種信號。但北京分析人士指出,平反‘六四’不僅牽涉對鄧小平等重要領導人的歷史評價,也直接關係到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必將在黨內外引發嚴重政治爭議和分歧,甚至可能引發新的政治和社會動盪。因此,官方在短期內觸碰‘六四’話題的可能性很低。」「一些中國媒體談及‘六四’話題,主要反映出有輿論希望重新審視這段歷史,與官方的立場應該沒有太大的關係。」
香港《東方日報》「神州觀察」的評論稱:「胡耀邦、趙紫陽、六四事件是中共現代史上剪不斷理還亂的三個結,不僅牽涉到鄧小平、陳雲、薄一波、習仲勛等元老,亦關係到中共的政治路向,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共第三代、第四代執政期間,對這三個問題不敢越雷池半步,雖然允許發表一些紀念文章,但不敢改變過去所做的政治結論,只是胡、趙的子女、舊部以及自由派人士鍥而不舍地堅持。」「今次《解放日報》的文章,將胡耀邦譽為‘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與鄧小平‘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相提並論,前所未有地將胡耀邦提高到與鄧小平並列的程度,顯然是一個突破。」「值得關注的是,自從習近平進入中央工作之後,胡耀邦的舊部不斷翻出當年胡耀邦與習仲勛的‘友誼’,以及政治上唱和的陳年往事,證明胡、習兩家的歷史淵源,無非是向習近平暗示不要忘記父輩友情。可惜,面對歷史的結論以及現實的利益關係,尤其是在一些當事人還活著的時候,習近平敢去碰這個馬蜂窩嗎?」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