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城鎮居民收入增長有兩個特點,一方面,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增長中,財產性收入增長11.2%,雖然財產性收入佔收入總比重僅2%左右,但耀眼的增速說明,財產性收入可能成為重要依托。此外,延續了2010年以來的慣性,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好於城市居民,其中財產性收入增長27%,工資性收入增長16.5%,轉移性收入增長12.2%,家庭經營收入僅增長7.3%。上述增速均為未扣除通脹的名義增速。
如此高的財產性收入來自於何處?是居民存款增加,還是股市上漲,或者房價上漲所獲得的增值收益?
居民存款確實在增加。根據央行發布今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截至3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100.7萬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97.93萬億元,同比增長15.6%。根據央行的數據,截至去年底,個人存款總量高達41.555萬億元,其中儲蓄存款達到40.37萬億元,人均存款為2.97萬元,人均儲蓄為2.88萬元,毫無疑問,我國國民儲蓄率全球最高。
存款意願增加的同時,社會融資規模居高不下,多地進入隱性的高利貸狂歡。企業融資意願強烈,2013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為6.1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7萬億元。企業長期貸款的下降,說明企業並不看好未來的市場前景,3月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2530億,佔總貸款比重的23.7%,佔企業貸款的37.1%,處於歷史較低水平,與去年以來的情況相似,短貸和票據融資依舊是信貸增長的主要動力,貸款週期下降。資金高利貸狂歡,企業卻無法承受較高的利率,這注定是一場無法撤下酒杯的高風險狂歡。
股市收入不必提,從去年到今年的股市只能套住多數股民,無法為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提供幫助。
除了存款與理財外,財產性收入如此之高只能來自於房地產。無論宏觀經濟,還是居民收入,都離不開這個巨無霸市場。
房地產的狂歡真實而瘋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13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4個百分點。投資增速並不驚人,但其他數據卻反映市場如火箭躥升: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089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7.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35.3個百分點,上年同期為下降13.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41.2%。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3992億元,同比增長61.3%,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51.3個百分點,上年同期為下降14.6%;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69%。房地產價格上漲,無論是買房的、賣房的,全都享受到了財產性收入增加的陽光雨露。按理,居民未出售的房產收入不應列入財產性收入範圍,這只能證明交易量大增,以及房租上漲,給居民財產性收入帶來的紅利。
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大幅增加,令人不解。許鵬在《廣東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分析》一文中,列舉的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07年,廣東農村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增長69.6%,人均313元,大大高於同期農村居民純收入38.7%的增速。原因在於廣東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中,農民依靠房屋出租、土地徵用與集體經濟項目,獲得巨額的財產性收入。
農村居民的財產性收入上升,大致可以說明征地的情況。
在財產性收入增加的過程中有兩顆地雷,一是不公平。不同的地區有級差地租,珠三角的農民在城市化過程中獲得巨大紅利,偏遠地區的農民就沒有那麼幸運;二是不長久。征地補償是一次性收入,經濟情況較好、地方官員大發慈悲時,農民獲得的征地補償款較多,相反,農民得到的補償就會下降。
居民的收入增長建築在兩座冰山之上,企業盈利趕不上居民財產性收入增加的步伐,居民財產性收入要看房地產市場的眼色。這是左右手互搏的遊戲,因為房租等成本上升,企業盈利、居民工資性收入受困。
財產性收入增長,不是得益於投資範圍的擴大,不是得益於企業紅利的上升,有可能成為一場泡沫遊戲,其本質是擁有資產者獲得高溢價。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