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塑造歷史:撒切爾夫人(圖)

作者:何清漣 發表:2013-04-12 12: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4月8日,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辭世。看到這條新聞後,我當即寫了一條微博:「驚聞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去世。她是20世紀後期最了不起的政治家之一。她以她的明澈智慧,參與了‘推倒柏林牆’的偉大事業,一切從極權政治下獲得解放的人應該永遠銘記這位偉大的美麗女性。」


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看中國配圖)

「明澈、智慧」,這是我多年來一想到撒切爾夫人,就立刻浮現出來的詞彙。與男性相比,女性更長於形象思維,更容易被「左傾」等情緒鼓動激盪。整個20世紀產生了永遠被阿根廷窮人懷念的庇隆夫人;也產生了不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左派女作家,如波蘭共產黨員希姆博爾斯卡、奧地利共產黨員耶利內克、英國共產黨員萊辛等,這些人的成功和聲名,均建立於懷抱為底層說話的政治激情之上。但以明澈的理性與智慧,在政治生涯中貫徹自由主義精神的偉大女政治家,卻只有撒切爾夫人一人。

面對北京這一極權政治的最後堡壘,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想:同一時期,撒切爾夫人與美國總統里根、前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在地球上三個最重要的國家執政,又正逢反對共產主義的保羅二世擔任羅馬教皇,這幾個人物風雲際會,在某一歷史時點上匯合,完全是上帝之手在冥冥中對人類的恩賜。正是在這些歷史偉人的共同發力之下,全世界愛好自由的人們才能響應里根總統那響徹世紀的呼喊:「Tear down the wall!」

隨著柏林牆的轟然倒塌,我永生永世記住了撒切爾夫人的美麗容顏。可以說,如果沒有里根,蘇聯可能依然存在;但里根如果沒有撒切爾夫人這位盟友最堅定的支持,可能也會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因為當時另一個歐洲大國──法國的總統密特朗,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正走著與美英兩國相反的道路:通過一定程度的國有化、計畫化和自治管理對法國經濟進行漸進性的結構改革,以建立「民主」、「自由」的「法國式社會主義」。密特朗當年種下的這顆「果實」的酸澀正由今天的歐盟與法國在品嚐。

里根先生已經被定位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但撒切爾夫人與戈爾巴喬夫在自己的國度裡獲得的評價褒貶各半。戈爾巴喬夫受到批評的原因主要是「葬送了蘇聯」,近年來俄羅斯人民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這位蘇共前總書記的歷史作為。而撒切爾夫人在英國遭受指責,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她與里根共同建立「新美國模式(「盎格魯一薩克遜」模式)。英國是個左派傳統根深蒂固的國家,撒切爾夫人強硬推行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正好與以福利政策換取社會下層擁護並以此構建選票基礎的左派主張相反。

走筆至此,必須介紹一下里根總統與撒切爾夫人之間的友誼。里根入主白宮的8年時間,正好與撒切爾夫人擔任11年英國首相的歷史軌跡相契合。里根宣誓就任美國第40任總統後,撒切爾夫人是首位前來拜訪他的外國領導人。自二戰之後,英美兩國元首從來不像這兩位那樣高度契合:政治上,兩人都擁有堅定的反共立場,從不放棄打壓蘇聯的任何一個機會,不吝增加軍事開支,迫使蘇聯進行軍備競賽,並建立起一個堅強而又有限的政府來貫徹這一方針;在經濟上,他們主張經濟自由主義,減少稅收,放鬆政府管制、減少國家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干預,降低公共開支和福利支出、增強企業競爭自由與貿易自由,同時對工會採取強硬政策。因政治經濟理念的高度契合,兩人之間建立起和諧而又牢固的關係,攜手在大西洋兩岸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並打擊蘇聯,將自羅斯福與丘吉爾以來的美英關係再次推上新的高峰,並改變了世界。

在2008年歐盟陷入危機之前,撒切爾夫人與里根共同力倡的自由主義經濟「盎格魯一薩克遜」模式,可能被歐盟各國的左派政黨及知識界貶斥,因為這與歐盟的高福利主張背道而馳。但目前歐盟因高福利而泥足深陷,可能會重新估量撒切爾夫人當年的遠見。

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危機使二戰之後主流的凱恩斯主義成為眾矢之的,西方世界希望回到「古典的經濟自由主義」,撒切爾夫人便是「找回自由市場」的積極倡導者。1975年,撒切爾夫人在保守黨大會上抨擊工黨:「英國,當心啊!這是一條走向徹頭徹尾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她毫不含糊地闡明以下觀點:「一個人有工作的權利、花自己賺來的錢的權利、擁有財產的權利、以及使國家成為僕人而不是主人的權利──這就是英國的傳統。」她認為,「大政府」是「滯脹」產生的罪魁禍首,並在執政後「竭力扭轉政府職能擴大和社團主義蔓延的勢頭,頌揚‘小政府’的優點,減少政府在一系列領域的干涉行為,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撒切爾以「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別無選擇)為口號表明自己革新的決心,在英國實行了一場涉及各個領域的私有化運動。

撒切爾主義被概括如下:1、以貨幣主義代替凱恩斯主義。2,大力推行非國有化政策。3,對英國工會和罷工運動採取針鋒相對的正面鬥爭策略。4,改革稅制,降低稅率,削減教育、醫療和社會福利等公共開支,做到對納稅人的公平。她要「把英國從一個互相依賴的社會轉變為一個各自自立的社會」。競爭是社會的天性,有「市場經濟」就有「市場社會」,國家通過收入再分配手段維持的社會福利,只會增加庸人和懶人的惰性,是一種妨礙競爭的「劫富濟貧」的不公正行為。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則進行了一場價值取向相同的「里根革命」。撒切爾夫人的傳記作家雨果揚把她與里根兩人之間的關係稱作「整個20世紀80年代西方世界最為持久的個人聯盟」,而支持這個聯盟的共同主張也被人們稱作「撒切爾─里根主義」。可以說,在20世紀80年代,經過里根一撒切爾革命,西方資本主義的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新美國模式」誕生了,這一模式在隨後的布希政府時期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在民主黨的克林頓執政時期,雖有迂迴反覆,但總體走勢未變。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並不能改變這一趨勢。

時至今天,歐盟各國在享受過短暫的民粹主義盛宴之後陷入福利主義的黑洞、且不知何時才能爬出這個陷阱,英美兩國也許應該感謝里根總統與撒切爾夫人共同創立的新美國模式。正因為堅持自由主義經濟,美國沒有滑入福利主義的陷阱,英國境況也比歐盟其他國家好得多。

不少中國人不瞭解撒切爾夫人的偉大功業,只記得中國官方宣傳的那些故事,比如1982年「在香港談判失敗後在人民大會堂前摔了一跤」,「一個民主國家的獨裁者」,等等。但世界歷史將記住的,是一位終生與共產主義作鬥爭並反對民粹主義的偉大女性,她的明澈智慧,曾書寫了人類歷史的重要章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