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爆發的美國EB-5投資移民項目「芝加哥會議中心」騙局仍在繼續發酵。隨著更多細節逐漸被披露,整個事件越來越令人發噱。
200多名主要來自中國的投資者被一個破綻百出的美籍印度裔青年和他的老爸騙了。投資者們輕率地買下了1.45億美元的股份,還被收取了1100萬美元的手續費。這些上當者中有不少是看上去很精明的中國商界人士。
繼上世紀70年代的勞工移民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技術、留學移民潮之後,中國迎來了第三波大規模的移民潮,社會精英和新富階層是「出走」的主力軍,主要手段是境外投資,這次的移民潮又被稱為「移資潮」。
最近,從16萬歐元移民西班牙,到「塞普勒斯歡迎您」……關於投資移民的各種傳聞越來越多。一些中國人正絞盡腦汁走出去,而全世界的人都看中了他們手中的錢。
於是,「人傻,錢多,速來」的笑話,接連的產生出許多新的版本。
「美國夢」與騙局
投資人拿50萬美元賭一個移民身份,賭項目兩年內不倒閉,達到就業率,就是成功。而基金衝著賭博去設計投資品。芝加哥會議中心的騙局就是一種雙向迎合,投資者和項目方雙邊對風險的認識走到極致,欺詐就出現了。
2月上旬,美國證監會的一份聲明讓大洋彼岸的中國投資者沒能過上好年。
證監會宣布,美籍印度裔青年安晟•R.賽希發起的EB-5投資移民項目「芝加哥會議中心」是一場騙局。
打著建設「世界第一個零碳排放白金LEED環保認證酒店會議中心」的旗號,安晟創建了芝加哥會議中心與芝加哥洲際區域中心信託兩家公司,向250多位主要來自中國的投資者賣出1.45億美元股份,並收取了1100萬美元的手續費。如果沒有證監會阻止,項目方原計畫招募499個投資人,募集2.495億美元投資款及2070萬美元發行費。
一個29歲的年輕人有這麼大的能量忽悠老於世故的中國富豪嗎?更合理的說法是,這些人是被「美國夢」的光環炫暈了。
騙局崩塌
2月20日上午9時,這一讓人寢食難安的案件第一次開庭。
美國證監會提請法庭對芝加哥會議中心、安晟•R.賽希(Anshoo R.Sethi)和芝加哥州際區域中心信託責任有限公司關於投資移民私募資金項目而進行的欺詐行為實施相關禁令,法庭舉行了聽證程序。芝加哥華人律師丘岩旁聽了法庭程序,前後大約一個半小時。
從雙方律師的當庭辯述中看,美國證監會的調查已進行了相當時日,向被告發出了傳票,傳喚了部分被告及相關證人,取得了一些當事人的證詞。證監會舉出Integra Realty Resources(IRR)為被告所作的一份項目分析報告,沒有涉及土地評估,但是基於項目的綜合運作情況認為,被告以土地產權入股的那塊地可以在項目運行之後以620萬美元上下作價,絕沒有被告聲稱的1.77億美元之說。
美國證監會還披露了審計調查結果,被告自2011年9月共計募資1.45億美元投資本金加1100萬美元管理費;截至2012年12月31日,被告賬戶中1100萬美元管理費僅存150萬美元,其中270萬美元從2011年11月至2012年底轉入安晟在香港HSBC銀行的私人賬戶,有部分款項(約62.5萬美元)被轉入安晟父親的私人賬戶。證監會要求被告歸還挪用的這筆發行費,並尋求法庭永久禁令和相關經濟懲罰和補償。
雖然美國證監會一時還無法取得更多證據,但被告的欺詐行為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了。聽證以被告當庭接受證監會的禁令動議結束。丘岩律師認為,被告此舉是為了免去證監會在聽證程序中傳召所有相關證人當庭作證,延後可能由此而產生的更不利影響。
每個投資者的投入除了50萬美元的投資款,還有4萬多美元項目管理費以及1萬多美元的律師費。因為項目還未獲得通過,投資人的50萬美元還在銀行的監管賬戶中,沒有真正投入到項目中,所以這些錢還有可能如數返還給投資人。在美國紐約執業12年的劉宇律師表示,若安晟敗訴,EB-5投資人可以拿回本金,但管理費很難追回。
騙局的開始要追溯到兩年前。
2011年9月,EB-5項目芝加哥會議中心在北京的首發儀式上,站臺的伊利諾伊州州長讓投資者對項目的安全性很有信心。但結果證明,該項目與政府的關係並非外人所想的那樣可靠。
這家以環保為賣點的酒店會議中心,號稱擁有會議空間及5間高檔酒店,共計995間客房。項目方宣稱將獲得伊州財政支持以及政府牽頭的銀行貸款,EB-5投資人出資比例在安全線以下,還有國際投行Loop Capital參與。
州長、安晟和移民掮客們熱情洋溢的宣講聽上去很美,但項目的疑點很快就浮出水面。
曾任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中國唯一首席代理的世貿通移民機構,在項目首發一個月後退出推廣,終止與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方的合作。「一些核心文件問他們要了好幾次都沒發過來,我們覺得有問題。」世貿通方面告訴記者。
項目分析師經過研究和實地考察,發現項目方提供的項目資料無法取信。安晟用作出資的土地,實際上屬於他與父親設立的另一家公司。安晟曾承諾盡快將土地產權轉入項目公司,後以其父不同意為由,遲遲不願辦理產權轉移手續。項目方用作賣點的「佔總投資50%以上的政府投入建設資金」,始終沒有提供官方文件予以證明。世貿通於是安排客戶轉投其他項目。
「核心證明文件要了幾次不提供,口徑改來改去,(我們)覺得不靠譜。」飛洋移民的說法如出一轍。一位移民顧問透露,公司先期參與了該項目推介,後來發覺有問題,因此沒有作為主推項目,只有極少數客戶牽涉其中。「這個項目投資者不是以借款形式進入,而是股權參與形式,安全性比較差。」
股權投資型與借貸型EB-5投資移民方式相比,股權投資型最大的劣勢在於破產風險。一旦項目出現經營不善就不能還款,而這些後果都需要投資人來承擔。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沒有第三方的監管銀行監管和超值的實體抵押擔保,因此一旦項目出現問題,投資人想要拿回投資本金很難。
更離譜的是,宣稱2012年開工的項目連建設許可證都遲遲未辦。一些專業人士查閱芝加哥動工許可資料庫發現,從2006年至今,在項目所在的8201 W Higgins地址上,有關工程的許可證共有5條,包括內部裝修許可、為動工儀式建設的簡易帳篷許可、清拆一個2層高樓宇的許可等,並沒有建設會議中心的許可證。
其實早在國內開始質疑以前,這個項目在美國移民界已是聲名狼藉了。「實際上在這個芝加哥項目推出後,就不斷有專業人士對其可靠性進行質疑,美國2011年業內已有質疑聲,國內信息不對稱罷了,這些質疑聲沒有被國內的一些中介機構聽到或重視,從而造成這個後果。」劉宇告訴記者,他曾實地考察過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地點,項目書提到的造價明顯虛高。
2013年2月初,美國證監會發布的一紙報告讓這些紛紛擾擾的質疑一錘定音。
證監會列舉了項目的幾大疑點,包括與喜達屋酒店、洲際酒店和凱悅酒店的合作協議存在不實表述和欺詐;項目方虛假陳述已取得項目建設許可;項目方注入項目的土地估值嚴重高估;對安晟和開發商的資歷描述不實;虛假編造將獲得伊利諾伊州政府約3.4億美元的支持;建立在高估注水的資本花銷預算和不現實的收入預估基礎上的就業預估難以實現等。
消息一出,國內移民中介無法再對疑點視若無睹。當初全身而退的機構紛紛劃清與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的關係。淺度牽連的機構視此為危機公關的良機,發公告聲稱為客戶墊付本金、項目管理費和律師費,公司再向項目方追討。深度牽連的中介卻都諱莫如深。芝加哥項目吸引了國內20多家中介,坊間傳言安晟給的中介費為4.5萬美元/人。
騙子很高明?
這個29歲的印度裔年輕人是何許人也? 竟將久經風浪的中國投資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在兩年前北京的一場美國投資移民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的發布會上,安晟和中國移民公司代表、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中國區負責人一起坐在台上。這個印度裔年輕人膚色偏深,戴無框眼鏡,穿深灰色西服,顯得很斯文——雖然在《芝加哥論壇報》記者安東尼•奧利弗眼裡,灰色西裝有些「皺巴巴」的。
從「成長基金」的頁面上瞭解到,公司CEO安晟在芝加哥長大,從伊利諾伊大學獲得國際金融與市場學士學位,並完成了幾個職業發展培訓。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當年28歲的年輕人「擁有15年房地產開發經驗」,意味著他從13歲就開始投身房地產業。公司另外兩位高層是董事長、安晟的父親老賽希,在印度北部城市昌迪加爾Punjab大學獲得藥劑學碩士學位,擁有「超過30年房地產開發經驗」。公司的COO,則是老賽希的表兄弟。
在那場推介會上,安晟聲稱芝加哥會議中心落成後達到42%的入住率就可以開始盈利,但評估報告顯示營業收入預測是建立在酒店995間客房全年100%入住率,每晚房價近298美元的假設基礎上。而這樣的假設非常不現實。「正常的分析是不能按100%入住率來的,而應按正常的平均水平,按照通常的70%入住率計算,這個酒店房價就高達413美元/天。」劉宇表示。
這塊地皮上安晟自己家原有的酒店房價多少?在記者奧利弗2012年7月的一篇報導中提到,房價每晚只有33美元,游泳池因常年無人使用而雜草叢生。對於這個價格,安晟自己承認「競爭激烈,生意很難做」,他還曾因拖欠酒店員工工資而被起訴。
但與記者奧利弗的感覺相反,推介現場的移民中介感覺到安晟家的酒店「人氣很旺」。「我們在停車場看到車停滿了,我們問安晟先生,這個酒店的地皮是他們家自己的,酒店現在經營得很好。我們一問入住率高達95%以上。」
根據安晟的說法,酒店客流將受益於2013年底完成的芝加哥奧海爾國際機場擴建,機場運力可以在現有基礎上提高將近60%,這部分新增的客源可以給酒店帶來很大的額外客源。這個樂觀估計也在推介現場得到移民機構的支持,他們表示經過實地考察,從芝加哥市機場直接驅車去酒店工程的地址只有2公里路程。
安晟還宣稱,州政府聘請的美國最專業的商業地產評估機構,對項目做出11.9億的地產評估,這個項目5年後上市,評估價值在19個億。這些數據都得到了移民機構的支持。
這個年輕人並沒為自己誇張的承諾感到不妥。安晟曾向《芝加哥論壇報》表示,「中國是個競爭殘酷的市場,每個人都想從中國投資者那裡分一杯羹。」他為了從競爭中取勝做出很多「努力」。他到中國要坐13個小時的班機,先後來了6次,除了在上海、北京以外,還勤奮地在中小城市推介自己的項目。他說,遊說別人去冒險是個艱難的戰役。
其實安晟不是個高明的騙子,很多專業律師和媒體記者都窺出了破綻,但他卻成功地忽悠了很多人,因為移民中介總是適時地為這個年輕人「補臺」,並將一切質疑歸結為競爭對手陷害。
要命的「誤讀」
芝加哥會議中心雖然是極端情況,但EB-5項目在中國內地推廣時,移民中介多少會利用兩邊的信息差,做出一些誤導性的市場宣傳。宣傳材料中經常會出現以下關鍵詞。
一是「政府批准」,項目方往往會強調某項目經過地方政府批准,在中國高風險的投資產品很難獲批,因此中國人感覺「批准」意味著項目很安全。但是在美國,基金建立EB-5項目沒有「審批」的概念,而是「註冊」。美國經濟行為非常自由,政府為了提高本地就業率,成立區域中心(Regional Center),只要項目方提交的財務文件符合基本要求,就讓其註冊。除非項目裡面有欺詐造假,否則政府不會插手,投資者虧損自負。
二是「銀行擔保」。中國很久以來沒有出現過系統性銀行風險,銀行都有國資背景,人們習慣於相信銀行做的擔保,因為背後站著政府。但美國金融危機後很多銀行倒閉,銀行本身也是有風險的經濟實體,銀行倒閉在美國沒人買單。而且美國小銀行遍佈,地區性金融服務由小銀行擔保,有些EB-5項目選擇的銀行本身就風雨飄搖,為了賺手續費或利用擔保品做對沖,提供了擔保服務,其實又是一個風險因素。另外,投資者還面臨抵押品貶值風險,比如房地產市場下行,抵押的地產如果貶值,未必能彌補投資者資本金損失。
三是「政府支持」。項目方經常會展示某州長或市長的來信,或邀請政府人員出席項目推介活動,引導投資者相信該項目有政府信譽做擔保。伊利諾伊州州長Pat Quinn在2011年9月出席芝加哥項目的推介活動,伊州商業與經濟機會部部長Warren Ribley專門錄製了宣傳視頻。但伊利諾伊州辦公室幾次發郵件敦促安晟停止在推介材料中使用州長形象以及伊利諾伊州公章。「州長出席活動是為了一般意義上推廣伊利諾伊經濟,絕非為安晟的項目做代言廣告。」
實際上政客們做出的這些形式上的支持,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擔保。按照中國人理解,國內某個市長要支持一個投資項目,就是讓當地信用社給貸款,但美國市長的「支持」就是為提高本地就業率作的一種秀。中介在國內的宣傳容易讓投資者誤解政府會牽頭解決貸款並做擔保。但在「小政府大市場」的美國,項目如果有問題,政府不會用納稅人的錢為投資者買單。
四是「租戶就業」,EB-5項目產生的就業分為間接就業和直接就業兩種。比如在馬里蘭投資一家綜合市場項目,在蓋房子時雇的建築工是項目直接就業,造好以後,商場裡開的漢堡王雇的員工,這是間接就業。在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安晟在一次宣講時表示它產生的工作崗位是8493個,但這是間接創造的工作崗位,直接的建築工作崗位是3000多個。以最初設計的499個投資移民名額計算,移民局要求創造4000多個工作崗位,也就是說要加上間接就業才能達標。
美國一些州確實會在移民政策上打擦邊球,將間接就業計算在就業指標內。但這個做法在美國國內存在不少爭議,很多律師提出抗議稱此舉不符合移民法精神,敦促州政府停止。如果將砝碼壓在這個隨時可能改變的政策上,之前計算好的就業率萬一作廢,投資移民便會以轉不成I-829終身綠卡告終。
中智海外教育中心總經理袁正翔表示,除了移民中介的有意誤導,在國內簡單的投資品環境下成長的中國人,也很容易低估美國金融工具的複雜性。「項目方有律師團隊設計複雜的金融產品,你的錢進去以後未必就用在蓋房子上了,離項目最後建成要經過多多少少渠道環節,中途很可能被募資人利用一些金融工具挪作其他用途,你的錢可能只是為他去拿貸款,或直接拿去做金融。」
除非在股權招募書裡對投資人的權利做很明確的優先界定,否則作為一個投資50萬美元的有限合夥人(limit partner),只是個小小股東罷了,沒有對公司的財務監察權。因為公司沒有上市,任何經營信息可以不公布,投資人對項目運營沒有任何把握。「50萬美元投進去沒有任何保障,相當於蒙著眼睛投資。因為你就等於投資一個私人公司,擁有的信息很有限。錢怎麼用,公司運營好不好,都跟你沒關係。」
賭性越來越大
EB-5項目越來越複雜的財務花招,背後是投資者對美國移民身份趨之若鶩的現實。
2007年美國只有11個EB-5項目,現在發展到261家區域中心,數百個項目。2012財年,有條件綠卡I-526的中國遞案量創記錄達到6000多例,其中 3677例通過I-526批准,獲得臨時綠卡。
「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美國政府推EB-5項目並不積極,所以也沒在中國形成氣候,但隨著美國國內經濟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EB-5項目的推廣力度開始加大。」袁正翔說。政府在欠發達地區建立區域中心(Regional Center),由基金組建EB-5項目。
EB-5開放的項目按照投資額分為100萬美元和50萬美元兩種,100萬美元投資項目不但在一定期限內有就業要求,還有營收要求,一般人很難達到,所以大部分投資者選擇50萬美元項目。持有條件綠卡I-526的投資者在兩年內保證項目處於運營中,並產生一定數量工作機會,便可換永久綠卡I-829。
最開始,EB-5項目集中在阿拉巴馬州、加州等一些失業率高、經濟發展緩慢的地區,投資的項目大多是製造業、公共工程,但是後來市場上逐漸演變為清一色地產項目。
「EB-5項目個人投資額很少,只要50萬美元,而一項公共工程或製造業的投資需要十幾億美元,所以對參與人數的要求很大,招募幾千名投資者不是件容易的事。」袁正翔表示。如果項目在兩年內由於資金湊不齊停了,原先拿到有條件綠卡的人就換不了永久綠卡。
另有一種解決方式,就是項目方有充足自有資金並從銀行獲得一部分貸款,這樣EB-5投資人資金只佔一定比例。但對美國情況稍有瞭解的人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金融危機以後美國銀行惜貸如金。政府三次量化寬鬆,正因為市面上流動性差,EB-5項目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普遍低於50%,對投資人的資金要求就高了。
因此,最初投資公共工程的EB-5項目在國內推廣遭遇瓶頸,懂行的人不會輕易介入。基金開始調整戰略,後續幾年推出的都是一兩億美元的小項目,只需要湊齊幾百個投資者,就能滿足項目運營要求。而一兩億美元的項目,最合適的就是地產開發。
相比公共工程,地產投資的風險要高得多。地產業引發美國次貸危機,圍繞著地產項目開發,房地產壞賬、信貸危機、開工許可證難批等種種問題,逐漸將EB-5項目的風險推高。
2010年起,市面上EB-5項目多了,成為美國經濟學界的主流融資方式,隨之風險也越來越大。袁正翔曾考察過仰融發起的EB-5項目正道汽車,仰融在香港買下一個殼公司,以此為正道汽車的融資平臺,計畫和國內某家車企合作生產發動機,並和某家上市公司進行資產質押合作,但這兩件事分別被發改委和證監會叫停。「項目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比例極低,主要依靠投資者資金,風險太高了。」
另一個他考察過的EB-5項目是加州海軍基地,這個基地廢棄以後曾有美國房地產商進入開發,金融危機以後成為爛尾樓。項目被重啟後,計畫建成公寓樓和商業設施的綜合區域,預計投入在上百億美元。項目方曾找到上海一家知名地產商,出於風險考慮沒有投資。項目方轉而拉EB-5投資人。「大地產商都不敢投,EB-5小投資人進去風險更大了。」 最終這兩個項目都未啟動。
「投資移民可以分為投資和移民兩塊來看,移民身份是對投資的一種嘉獎,是附帶部分。如果是抱著投資的心態去做這件事,應該以理性眼光去審核和分析項目,考慮它的收益率,回本年限和風險係數。」但事實上投資者很難去分析考察,上百頁的移民項目英文文件,看得人如置身雲霧,一般人只能聽移民公司解釋,或者委託專業的外資移民律師。
於是很多人乾脆不再抱著投資心態去做這件事。「一些投資人想著,情願虧50萬美元,拿這個錢買移民身份。」這時候投資移民就不再是種投資,而是一種買賣。但是這和普通的買賣不同,可能出現「卡財兩空」,因為移民成敗有個附加條件——就業率。所以即便你有勇氣損失這50萬美元,也可能拿不到綠卡。
投資者做好損失50萬美元的打算,導致的結果是項目的風險係數越來越高。因為既然投資人有了風險準備,倒過來會影響新基金的產品設計,項目方鬆開了收益率和回本的緊箍咒,敢於設計風險更高的產品,底線是保證兩年內項目仍在運營中。「項目方也不急著完工,房子慢慢造,資金挪去做金融,反正建築項目施工階段就業率肯定大於投入運營,利於達到移民局條件。」
EB-5在實踐中漸漸變味,投資人拿50萬美元賭一個移民身份,賭項目兩年內不倒閉,達到就業率,就是成功。而基金衝著賭博去設計投資品。芝加哥會議中心的騙局就是一種雙向迎合,投資者和項目方雙邊對風險的認識走到極致,欺詐就出現了。「芝加哥會議中心是一個極端情況,但也是在情理之中。大家都在賭,而芝加哥項目出老千了。賭博到後面必出老千。」
即使不出現欺詐,賭性越來越大的EB-5項目也對投資人敲響警鐘。「應當說這次欺詐還是低級的,另外資金監管賬戶了起到了對資金的保護作用。設想一下,如果這次項目方不是用假項目,而是用一個真的項目,確確實實地進行開發,通過開發環節把資金以合理利益的方式挖空轉移,最後造成投資人資金損失卻又無可奈何的局面,那將是多可怕!」劉宇表示。
當然,不是所有投資者都需要專業人士為他們的風險操心。近兩年,投資移民的主力軍中有一支是浙江跑路的「老高」(高利貸「玩家」),對於這些人而言,50萬美元能換永久綠卡是最好的結果,如果移民失敗,花這筆錢拿兩年臨時綠卡,在美國躲兩年債也划算。
對於投資移民失敗的不幸參與者,大部分草根網友並沒表現出多少感同身受的同情——就像聽到有人買了假LV或吃了假魚翅一樣。因為當這些人用腳對中國的房價、教育、醫療、環境等等投票以後,不會再與草根在同一片霧霾下呼吸。
但許多投資者對芝加哥項目也顯得很淡定,因為很多人認為,由於美國證監會行動得早,避免了投資人的重大損失。這也恰恰說明瞭美國方面也在嚴格把關,不靠譜的項目要想欺騙投資人的錢並不容易。而這更堅定了他們的美國夢——移居到一個監管更有效率的地方。
鏈接1
全稱 Employment-Based Immigration: Fifth Preference EB-5,是美國基於就業的移民類別的第五類。這是美國移民局USCIS的投資移民項目,旨在通過外國投資者的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刺激美國經濟的發展。
鏈接2
根據美國1992年10月6日通過「投資移民實驗計畫」立法,美國政府於1993年起在EB-5移民法規中特別設立了一種「區域中心移民方案」,即投資人若投資於通過美國政府核准的「指定區域中心」,則移民申請條件中對「須直接創造10個就業機會」的規定,可放寬為「直接或間接創造10個就業機會」。這使得投資人無需直接承擔創造就業以及經營管理的責任。
「區域中心」類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移民通過區域中心進行的投資,計算就業時可納入直接、間接與衍生就業。非此計畫的項目則只能計算直接就業。
1.密蘇里州Mamtek糖廠項目
Mamtek國際集團是一家主要生產「零度」三氯蔗糖的公司,對外宣稱總投資額6500萬美元,在中國大力推廣,但項目資金沒有放在監管賬戶。2011年9月公司突然宣告破產,解雇了僅有的2名員工,人去樓空。2012年9月,美國證券委員會(SEC)在加州對項目發起人及其妻子提起訴訟,指控證券欺詐及挪用其中款項用於個人還房貸。迄今為止,項目發起人夫婦還面臨來自美國5個州的7項指控,最高可能面臨45年刑期。
2.加州Victorville市區域中心項目
2009 年Victorville 市議會批准一項投資者簽證計畫,為合格的外國投資者提供總共3000個 EB-5 簽證。投資資金起初用於南加州貨運機場 (SCLA)、貨運機場廢水治理設施建設、貨運機場發電設施建設以及鐵路聯運改進項目。該區域中心高管明知該項目並不可行,卻繼續推廣、籌集資金。2010年聯邦政府強制取消了Victorville市EB-5 區域中心的營運資格及下屬所有的EB-5投資項目。這是美國移民局第一次強制取消已批准的EB-5區域中心的資格。
3.加州San Bruno市半島廣場項目
2007年美國的幾名華人自稱有能力在San Bruno市建一家足夠獲批成為EB-5項目的中餐館。3名投資人各投100萬美元後,項目方卻將資金轉給了另一名承接建築項目的開發商。投資人隨後的EB-5簽證申請均被拒,因為該項目所創造的並非「永久工作職位」。投資人於2011年7月向當地法院起訴,項目方卻已人間蒸發,其中兩名被告甚至以「詐死」來逃避責任。
4.加州洛杉磯El Monte區域中心項目
美國國家安全部/公民移民管理局(USCIS)2011年9月將El Monte區域中心正式關閉,因為該區域中心的地產項目明顯是在圈錢。這是EB-5投資移民項目開展20多年來,聯邦當局第二次關閉區域中心。而El Monte 區域中心的兩名EB-5投資人中,僅一人獲得2年的臨時簽證。
El Monte當地政府表示,如果在移民申請過程中,區域中心被關閉,申請也會被終止。而且,如果投資人已將資金交給開發商,政府沒有義務幫助追回資金。
5.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區域中心項目
2005年遭受卡特里娜颶風的新奧爾良市災後重建非常繁重。2007年美國國家安全部/公民移民管理局(USCIS)和新奧爾良市政府聯合批准,Noble Out Reach公司取得了新奧爾良區域中心EB-5項目30年的獨家管理經營權。最終有27位EB-5投資者參與。
2012年4月,區域中心的兩位負責人因將投資款轉移到個人及個人名義的公司被投資者告上法庭。
来源:BWCHINESE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