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3.15」消費者維權晚會上,因IPHONE,IPAD的保修條款不利於中國大陸消費者為由頭,在中國賺得盤滿缽滿的美國蘋果公司被中央電視臺調查記者曝光。但十幾天來,官方媒體,從《人民日報》到中央電視臺並沒有偃旗息鼓,或者就事論事,繼續討論蘋果保修政策與中國法規的契合等技術問題,而是連日炮轟升級,《人民日報》更是連續多日以半版規模,炮轟蘋果「傲慢」等。
科技界名人,原谷歌中國公司負責人李開復就在微博上發出長貼,收集了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前後,官方媒體的種種炮轟標題,與《人民日報》最近的高調痛批蘋果做比較,暗示這一批判蘋果的高調,並非僅是媒體高層的自選動作,而應是政府高層的同一安排。
有分析認為,官方如此痛批,蘋果,或是中美貿易戰的新的戰線,但有科技界創業者就引述媒體內部信息認為,此次官方圍剿蘋果公司,更可能是向蘋果施加壓力,展示肌肉,目的在於推動蘋果公司與中國官方合作,將中國區的蘋果應用市場(APP market)推廣備案制度,將其納入中國官方的審查監管大網。
這位分析人士簡述了兩個中國官方對蘋果APP市場進行政治審查的先例。
羅永浩創辦的「牛博網」被GFW封堵後,成都有個小團隊(彩程設計)做了個牛一週電子雜誌,ipad版的,但內容來自牛博海外,後當地監管部門找到公司,希望撤下該應用,公司就主動撤了。
香港獨立時政雜誌《陽光時務》,本有ipad客戶端,大陸用戶可自由下載購買,內容和設計都很不錯,但有部門要求蘋果將其下架,蘋果遵守了大陸的監管原則,將其從中國區下架。
上述創業者認為,以上系政府對iOS平臺的兩種監管模式:前者因開發團隊在國內,所以直接找開發者;後者是團隊在香港,故只能直接找蘋果。但這兩種都屬事後監管。
根據他的看法,「組織一向控制欲超強,未必滿足於事後監管」。工信部去年已將app備案制提上日程,android平臺多本土公司,控制相對容易;蘋果係大外企,iOS上的app如何備案?
這次炮轟蘋果,其系長官意志。這很容易理解。關鍵是,官方到底要達到什麼目的?綜合以上分析,他認為,中國政府「想將app store納入中國式監管體系,是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但他對這類備案制度的影響不甚悲觀,他認為,「這種監管應該更多出於政治的考慮,對內容型app會有一定影響,而對遊戲和工具類應用當無涉。但可能會和網站備案一樣,給創業公司多出一道程序和門檻。」
(原題目:中國官方媒體輪番敲打蘋果公司或與加強蘋果APP應用監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