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冬天如何取暖?(組圖)


相比於南方一些溫暖的城市,北京的冬天就顯得格外的寒冷和漫長,據說,北京一年約有150多個寒冷天,氣溫有時低至-20℃左右。現在我們能夠依靠暖氣、空調等設備來保暖,但昔日皇宮那些未能趕上好時候的古人又能通過何種方式來取暖呢?

紫禁城內,位於中軸線上的宮殿都是坐北朝南的,這種建築設計有利於依靠日照取暖。此外,無論正殿,還是配殿,都有厚厚的牆壁和屋頂,保暖效果很好;再加上一道又一道高大的宮牆,可以抵禦寒冬季節西北風的侵襲。當然,建築上的設計僅能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室內取暖還要另外有一套設備和措施。


網路配圖

暖閣與火炕

紫禁城的宮殿大多在地面下設有火道,添火的爐門設在殿外檐廊下,有1米多深的坑洞,即爐膛。這就是有名的暖閣結構。昔日康熙、同治和光緒帝結婚的洞房——坤寧宮東暖閣,如今還保留著這種設施。殿前的爐坑口覆蓋著包著鐵板的木蓋,至今可見。

殿內設有暖炕,炕下有火道,其結構與今北方農村中的火炕差不多。紫禁城暖閣的地面和炕面是可以加熱的,其結構是在殿內地面之下或炕面之下,事先用磚砌筑一條蜈蚣型或金錢眼型的煙道,主煙道直徑約70∼80厘米,分支煙道直徑約40∼50厘米。煙道之上加以平整之後,再用堅固的金磚墁地或鋪造炕面。與此同時,在殿宇前檐之下預留一個深約1.5米、長約1.5米、寬約1米的爐坑。爐坑內設有爐膛,並與殿內煙道連通,由專門負責司爐的太監蹲身在此點燃柴炭,殿內循環的煙道就會產生熱流,烘熱地面或炕面,殿內溫度隨之徐徐上升,以達禦寒之目的。這種取暖技術在我國已有逾千年的歷史,是我國北方地區冬天取暖的主要方法之一。

薰爐與手爐

除上面的設施外,殿內冬季還設有火爐,或叫薰籠。薰爐的製作十分精美,分為盆和籠兩部分。大的薰爐重達數百斤,通高1米多,或3足,或4足,有的是青銅鎦金的,有的是掐絲琺琅的,十分華貴。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內,都陳列有薰籠。

這種薰爐源於漢晉時期。那時的薰爐是用青銅鑄造的。爐子上方有一個鏤空的圓球狀蓋子,爐內炭火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就是從這個鏤空的蓋子散發出去的。有一種薰爐,因產於山東博山而得名博山爐,流行於漢朝至隋唐。薰爐材質不同,樣式各異,有的上面還有仙人、走獸、祥雲圖案,象徵蓬島仙境。

除了大的薰爐,還有一種小的火爐如西瓜大小,隨手可以提動,放在腳下暖腳的叫腳爐,用來暖手的叫手爐,它們的製作更加精美講究。當然,這種小的火爐只有帝、後及妃、嬪們才能使用。手爐通常是放置在火炕上或炕桌上的,手爐上端設有提梁,根據主人的意願,可以由太監或宮女隨時移置到適宜之處。

手爐小巧玲瓏,製作精美,一般高18厘米、長15厘米、寬10厘米左右,以圓形和橢圓形為基本形狀,再加以裝飾性的變化。其結構分外殼和內膽兩層:外殼可根據需要,運用不同的工藝進行製作、裝飾;內膽為銅製,架於外殼的口沿之上,以備燃炭。口沿上設置鏤空蓋,用以通風換氣。熱量通過內外兩層之間的空氣進行傳導,使外殼既溫暖,又不至燙手。


清·畫琺琅開光鳥獸橢圓手爐

手爐的製作工藝多以銅質鎦金或掐絲琺琅為主。掐絲琺琅是在金屬胎體上,用細而薄的銅絲焊在圖案輪廓上,在其內外填充各種顏色的琺琅釉料,經燒制、打磨、鍍金而成。裝飾內容都是具有吉祥意義的鶴鹿、雙蝠、花卉、壽字等。

清宮琺琅手爐的裝飾特點均是在腹部進行若干個開光,光內彩繪不同的寫實花卉和動物圖案,並富有吉祥之意,如鶴鹿同春、三羊開泰、吉慶有餘、歲寒三友、富貴牡丹等;光外飾以色彩艷麗的纏枝花卉紋。絕大部分不做款識,只有一件做款。這是一件乾隆款畫琺琅開光仕女圖手爐。該爐長方委角形,四角設雲頭形足。腹部四面開光,光內分別為仕女在女童的陪伴下,彈琴、對弈、書寫、繪畫,恰好為琴、棋、書、畫圖意,展現出了女子應具有的才情與美德。足內白釉,中央紅色單線長方框,內書「大清乾隆製作」楷書款。

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還有一種金龍手提暖爐是專供皇帝冬季出巡時由貼身內侍太監拎著的暖爐。這種暖爐為銅質鎦金,提爐由爐桿、鏈、爐三部分組成。爐高16厘米、寬23厘米。爐為圓形,似桶,上部略大。爐上有圓形蓋,蓋面微隆,鏤空八卦紋。蓋頂有一龍鈕,爐體有三個凸起的獸面,獸口銜環,環接聯提鏈,爐下有三個像首,像目前視,像鼻下卷為爐足。爐鏈頗長,一端接爐,一端接鏈盤,鏈盤上有一鈕,鈕上有環,接於提桿。提爐金光閃閃,看上去暖洋洋的;但爐內並不一定點燃有炭火,以免燒著皇帝的龍袍,這種手提暖爐也是宮廷儀仗用器之一。

上好紅羅炭

火爐中所用的燃料是木炭。上好的木炭叫「紅羅炭」,是由涿州、通州、薊州、易州及順天府所轄的宛平、大興等縣用硬實木材燒制的。成炭以後,運送到紅羅廠(今西安門外),按尺寸鋸截,盛入塗有紅土的小圓荊筐,再送入宮內使用,所以名為「紅羅炭」。

這種優質的木炭,烏黑髮亮,火力很旺,既不冒煙,又沒有味,不會污染室內空氣。

紫禁城內房屋數量多,人口也眾多;在漫長的冬季,所需用木炭數量是相當可觀的。清代乾隆年間,宮內按份例供應木炭,每日供應的標準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

上面只是住在宮內一部分人的日常用炭量,有時還有額外用炭。如明代宛平知縣瀋榜在《宛署雜記》中提到,萬曆十八年(1590年)殿試,一次就用木炭1000多斤。清光緒朝《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上也記載:「今年(雍正元年)殿試,天氣已寒,諸貢士若照舊例在丹墀對策,恐硯池冰結,難以書寫,著在太和殿內兩旁對策。再傳喻總管太監,多置火爐,使殿內和暖,諸貢士得書心作文寫卷。」

明、清兩代專管供應皇宮內薪炭的機構叫惜薪司,衙署設在西安門內。在明代,惜薪司官員可以直達皇帝御前奏事,故有「近侍牌子」之稱。清代在皇宮內還設有3個機構,一為熱火處,設八品首領太監3名、太監50人,專管安裝火爐,運送柴炭;二為柴炭處,有首領太監2名、太監25人、專管柴炭的存儲和分發;三為燒炕處,有首領太監2名、太監25人,專管點火燒坑。此外,各宮殿還有若干名太監聽差,專管宮內的火爐、打更和守夜。

玻窗與電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清代宮廷的禦寒設施也得到了更新。康熙年間,玻璃傳到了中國。於是,皇宮內紙糊的窗戶被換成了玻璃窗,在透光性增強的同時,也一改窗戶紙透風的缺陷,使宮殿內更加暖和了。

宣統年間,隆裕太后居住的延禧宮中還安裝了更加現代化的取暖設備──電暖爐。

由於電暖爐耗電量大,宮中電力供應不足;電暖爐啟用後,電閘常因超負荷而跳閘,電暖爐便終止供暖,後來又為此添置了一臺發電機和電力變壓器增加供電量,電暖爐才正常運行,取暖效果有了明顯好轉。據記載,購置這些電氣取暖設備及發電機、變壓器等,花費白銀9000兩。這些設備的耗電量也是驚人的,冬季每月耗用電費竟達白銀1680兩。

取暖亦防火

紫禁城的建築是以木構架結構為主體的,雖宏偉壯觀;但防火性能不佳,容易燃燒著火,造成火災。冬季是火災多發季節,主要起於取暖用火不慎或燈火、爐火、焰火失控。

清嘉慶二年冬十月丙辰(1797年12月8日),負責管理乾清宮取暖用火的太監郝世通把手爐裡的木炭悶滅後,隨手倒在楠木隔山旁邊。不料,餘燼未熄,死灰復燃,竟把楠木隔山引著了。一時間,烈焰衝天,大火熊熊。一夜之間,整個乾清宮及其附近的交泰殿、宏德殿、昭仁殿都化為灰燼。龍顏震怒,當即把郝世通送刑部處死,其餘有關的25名太監也分別受到了很重的處罰。此時的乾隆皇帝已退居二線作了太上皇,他忙替嘉慶皇帝開脫,並諭令臣下,小心火燭,凡用火之處,必須著人看管,加強巡視,不得怠慢。



来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