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銅鏡
在文博界,青銅器上的鏽斑被稱之為無法「治癒」的「癌症鏽」,甚至有人認為,鏽斑是重大的「世界性難題」。河南古銅鏡收藏家李懷通,在20多年的收藏、研究中發現,古銅鏡不鏽與青銅器的「癌症鏽」病的原因相同,只因一種金屬元素——錫,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古籍中早有記載
《淮南子•修務訓》中有明確記載:「明鏡之始下型,朦然而未見形容,及其扢以玄錫,摩以白旃,鬚眉微毫可得而察。」《呂氏春秋•達郁》中也有早先秦兩漢時,人們是用白氈蘸著「玄錫」來磨鏡開光的記載。
宋元以後興起的「磨鏡業」,便有了磨鏡藥之說。明代的馮夢禎在《快雪堂漫錄》中說:「銅鏡鑄成後開光:藥,好錫一錢六分,好水銀一錢。先投錫,次投水銀,取起,入上好明礬一錢六分,研細聽用。若欲水銀古,用明礬水銀等分,入新錫燒成豆腐渣狀,少許塗鏡上,火燒之。若欲墨漆古,開面後上水銀完,入皂礬水中浸一日取起……」據李懷通介紹,磨鏡藥就是「玄錫」。
原來「玄錫」就是「灰錫」
對「玄錫」究竟為何物,人們認識很不一致。李懷通查閱了大量資料,直到幾個月前查到大百科全書,才消除了整整困擾他長達10年之久的疑惑。原來古人所說的「玄錫」即為現代冶金學稱之為「灰錫」。
李懷通說,古人用玄錫對銅鏡進行表面處理的全部程序為:讓白錫在13.2攝氏度以下的低溫環境中發生「錫疫」,變成粉狀灰錫,用白氈蘸上這種粉狀灰錫對銅鏡磨擦加工,使鏡面鏡背均勻佈滿灰錫,這層灰錫可以自然氧化形成氧化錫或二氧化錫晶狀薄膜。這層膜不論是一氧化錫,還是二氧化錫,均呈酸性,是惰性物質,即與酸鹼很難發生作用,因而有很好的防鏽蝕性能。這就是漢代銅鏡歷經數千年不發生鏽蝕的真正原因。
挽回古青銅器損失
青銅器上發生的粉狀鏽是文博部門十分頭痛的事情,長期未能解決。這種鏽在銅器上先在一處發生粉狀斑點,然後逐步擴大蔓延,最後可將全部銅器鏽蝕損壞,有時還禍及周圍銅器。這種鏽往往發生在早期重要青銅器上,是文物的大害。故宮博物院曾將此列為重點科研項目,採取過火燒、消毒、隔離等措施挽救發生病害的銅器,但都無效。因此,大家都稱這種粉狀鏽為「癌症鏽」。
李懷通說,銅鏡也發生「癌症鏽」,與青銅器粉狀鏽相同。這種鏽均發生在漢、唐銅鏡上,含錫量較高,都是質量較好的銅鏡。而宋元明清銅鏡,則很少或沒有粉狀鏽的發生,因為這個時期的銅鏡含錫量很小,已不是青銅。這說明,在夏、商、週三代銅器及漢、唐銅鏡中發生粉狀鏽是因為這些銅器中含錫量較高,這些錫在一定的儲存環境中,因為溫度過低,器物內部的錫可轉變為灰錫所致。銅鏡中發生粉狀鏽有一個怪現象,它不是從銅鏡表面開始鏽蝕,而是從鏡體膨脹,使鏡體表面裂變,然後逐步損害,粉鏽發黃,成粉沫狀,不像正常銅鏽,紅斑綠鏽,長在器物表面。這說明粉狀鏽的發生並非在銅鏡表面的錫氧化物,而是鏡體內部的錫分子發生了質變。
李懷通的這一發現引起文物專家的極大關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教授稱:一直以來,我們對於青銅器的保存都在避陽低溫下進行,由於找不到原因,每年因鏽斑被廢的古代青銅器不在少數。李懷通的這一發現將大大降低中國古代青銅器報廢率,對於搶救中國古代青銅器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来源:中國經濟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