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昨日上午發布的2013年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變動情況方面,與上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上漲的城市有66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為3.1%。其中,北京、廣州上漲3.1%,漲幅居首;上海上漲2.3%,深圳上漲2.2%緊隨其後。
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8個,上漲的城市有62個。2月份,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為8.2%。
據臺灣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從3月1日起實施嚴格的打房措施,下令中國人民銀行提高首付款的要求、將城市第二套貸款利率提高到超過房價漲幅、實施房產銷售稅,並且要求有龐大房價壓力的地方政府加強買屋限制。
大陸要求個人銷售房產者,如果原先購買價格可以查得到,須繳20%銷售利益稅。報導指出,但這種稅很容易就可以避免。
另據美國媒體報導,中國新房價格自2011年12月以來出現最大漲幅,對新任總理李克強形成考驗。李克強試圖在不減弱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防止泡沫。
花旗銀行集團駐香港高級中國經濟分析師丁爽說:「我們期待未來幾個月出臺更多的房地產政策,包括地方政府政策,因為快速上漲的房價給政府帶來很大壓力。這不僅僅是對新政府的一項巨大挑戰,而且也顯示此前的抑制政策收效甚微。」
不過,也有美國媒體稱,儘管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問題,但與美國或歐盟所遭遇的問題大不相同。當美國房價開始上漲時,美國政府降低利率,並向中低收入者提供零首付住房貸款,由此助推了房地產泡沫的膨脹。相比之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不是泡沫。
中國房價仍在上漲,但並未失控,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即上海、香港、廣州和北京之外的其他城市。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刊文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沒有抵押貸款證券化之類的泡沫,也沒有次級貸款。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房價漲至超過中國民眾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到2001年時,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已開始穩步超過房價漲幅。
文章稱,中國政府策劃了樓市的週期性下降而非結構性瓦解。在亞洲房地產市場上,這意味著要將房價壓低至少20%,在一些城市甚至要壓低40%。但在這一過程中,沒有人喪失抵押房產贖回權。銀行沒有破產,失業率也未增加。
香港一家投資諮詢公司常務董事兼亞洲業務部總經理約翰 蘇說:「在這裡(中國)你看不到你在美國看到的銀行所承受的那些壓力,因為不管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這裡的債務水平都非常低。」
文章指出,中國銀行對其發放的住房貸款額度設限。目前,在獲得貸款之前,購買者需要支付房價20%至30%的首付款。在美國,在房地產市場崩盤時,當時所要求的購房首付款比例很低。現在美國要求的首付款比例接近20%。中國人是儲蓄者,美國人不是。美國人沒有20%的購房首付款。因此美國房地產市場也就不景氣了。
在2008年的危機之前,中國房地產市場趨於失控。中國政府2010年決定採取應對措施,出臺了一系列抑制投機的限制性政策。到2012年中期,房地產投資者已撤離市場。約翰 蘇說,市場現在已經觸底。交易量在上升,房價再度開始上漲。儘管房產稅政策裹足不前。但仍然值得假設,上海房產稅試點政策不太可能擴大至其他城市。
據稱,中國目前的城鎮化率約為50%,俄羅斯為73%,巴西為87%。約翰 蘇2月底接受《福布斯》雙週刊記者電話採訪時說:「這(中國)毫無疑問是一個火熱的市場。今後還會有大規模城鎮化建設。」
目前,許多投資者把更多注意力從已飽和的繁忙沿海城市轉向二三線城市。這些二三線城市是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流向地。因此,這些位於中國西部內陸地區的城市支出過度。人們聽說的「鬼城」——無人購買的住宅小區——就在這裡。然而這並未把太多開發商置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