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跨境投資一直都在急速上漲,然而最近這幾十年跨境投資的增長並不是我們第一次見到的大規模金融全球化。
實際上,早在1860年至1915年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就伴隨著一個資本流動性的新紀元。當時,歐洲主要經濟體中,外國投資資產佔GDP比例已經達到了55%的水平。
歷史上的那一波金融全球化,反映出了歐洲對殖民地的投資。隨著大英帝國的實力達到巔峰,單單是大不列顛的對外投資就佔當時外國資產的一半。這些投資幫助了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等接受投資的國家進行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融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那一次金融全球化熱潮的結束給世人留下了一個教訓,應該引以為戒。二戰和全球經濟大蕭條不僅讓當時全球化進程暫停,而且還由此導致了長達60年的資本流動性嚴格限制和外匯匯率的掛鉤體制。
直到1990年左右,外國投資資產佔GDP份額才回到了早前的峰值水平。
如今的外國投資資產佔GDP比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如下圖),接下來又會如何呢?金融全球化的進程是會繼續下去還是演變成金融市場彼此孤立的時代?
来源:華爾街見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