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各監管機構的重頭戲就是消除「影子」。這裡的「影子」是指銀行業中一個比較隱蔽、增幅驚人的領域,有人可能認為其增長已到了令人擔憂的地步。10年前,新增信用中由非銀行機構或正規銀行的表外工具提供的僅佔10%,而如今這一比例已升至近50%,凸顯出「影子」銀行業務增長之迅猛。
樂觀者認為,「影子」銀行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件好事,能夠促進金融體系走向成熟——利率水平將擺脫政府控制,風險與回報的匹配度也將有所提高。但對悲觀者而言,「影子」銀行是一個隱患,可能引發一場中國式「次貸危機」。
當然,樂觀者太不敏感了。多方面證據顯示,通過這種非規渠道籌集到的資金,大部分都投向了不值得投資的項目上。可以說,「影子」銀行是中國政府各項政策相互矛盾的畸形產物。一方面,中國政府希望銀行業具有健康的財務狀況,同時存貸款利率受到嚴格控制。另一方面,中國政府追求經濟高增長,而這需要大量未經嚴格審核的信貸作為支撐。結果導致金融體系中產生了一個界限模糊、監管不足的部門,該部門如今控制著約20萬億元人民幣(合3.2萬億美元)的資產,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0%,此比例是2008年的4倍。
「影子」銀行能夠(並通常)以許多形式存在,包括高利貸、信託等投資活動、以及正規銀行的表外放貸活動。最重要的正規銀行表外放貸活動就是推出「理財產品」。一些分析師認為,「理財產品」可能非常危險,因此將其「愛稱」為「大型龐氏騙局的武器」。巴克萊(Barclays)估計,此類投資的規模自2009年以來已增長8倍,達到7.6萬億元人民幣,如今已佔到銀行總存款額的8%。
3至6個月理財產品一般能夠提供4%至5%的年化收益率,高於普通存款3.25%的年利率。鑒於理財產品是「有保障的」,理財產品購買者很少會仔細研究這些產品以何種資產做支撐。理財產品所籌資金通常流向其他銀行(由其他銀行向外貸出)、房地產公司、中小型企業和地方政府。
理財產品之所以可能帶來危險,有如下幾個理由:
首先,這種產品本身期限短,而其所投資項目的期限長,兩種期限不匹配。對理財產品購買者而言,理財產品似乎是一種准現金;而對銀行而言,理財產品所籌資金投向的可能是一個歷經多年、流動性不足的項目。其次,理財產品投資的資產可能缺乏投資價值。路透(Reuters)調查了一項名為「金像38號」(1號到37號命運如何?)的理財產品,該產品承諾的年化收益率非常誘人,高達7.2%。但調查發現,該產品的投資對象原來是江西省一處已荒廢的房地產項目,項目周圍是一片稻田。第三,銀行往往將不同項目下的資產統一管理,以新項目籌得的資金支付已到期項目的本金和利息。這正是龐氏騙局最顯著的特徵。
自相矛盾的是,最令人擔憂的地方可能不是違約,而是投資者認為購買理財產品似乎不存在風險。不久前,投資者通過華夏銀行(Huaxia Bank)購買的一種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他們仍然獲得了全額賠付。「他們會得到救助,因此沒有人需要擔心,」巴克萊的顏湄之(May Yan)表示,「這麼做帶來的是道德風險,而非市場的健康發展。」缺乏違約風險以及高回報率的吸引是導致資本錯誤配置的原因。駐中國經濟學家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表示,這證明如下看法是錯誤的:影子銀行可以提高風險定價的市場化程度。
幸運的是,監管機構已意識到了這些風險。它們正嘗試推出監管規定,迫使金融機構加大對表外貸款的披露,並考慮是否施加限制。這些努力雖然用意不錯,但可能不足以徹底解決問題。就像水一樣,資金也習慣於找到阻力最小的路徑。事實證明,銀行和非銀行機構都很擅長於繞過監管規定。瑞銀(UBS)的汪濤表示,截至2012年6月的一年裡,信託公司控制的資產增長47%,而外界認為這段時間裏監管機構對其進行清理整頓。銀行和影子銀行最終變成了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銀行已習慣於向信託公司分配小規模貸款業務,甚至將不良貸款轉手給信託公司,後者再把不良貸款打包成投資產品,出售給散戶投資者。這種做法聽上去是否似曾相識?
自相矛盾的是,最大限度降低影子銀行風險的一種方法竟是進一步放鬆對正規銀行業的監管。由於政府故意將存貸款利率設在低位(儘管存在一定的調整空間),因此存款者和金融機構都樂於到金融體系更荒蕪的邊界去探險。存款者希望享受更高的利息,而銀行則希望得到更大的存貸息差。如果銀行在貸款對象和確定利率水平方面都獲得更大的決定權,那麼它們從此將讓風險與回報相匹配。
如果中國政府希望按這一思路行事,那麼它就要放棄對資金流向和資金使用價格的嚴密控制。這將與一黨制國家的治理原則格格不入。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政府越是想保持其對信貸的控制,就越有可能將貸款推向影子銀行業。
譯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