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隔絕很久以後,對臺灣,兩邊的看法都很有趣。我們這邊看到臺灣,聽到最多的是亂。議會打架、天天選舉,媒體罵罵咧咧,而且誰都罵。但是在臺灣久了,你會發現截然相反,臺灣人民很幸福、很和諧。就像最近有個段子說:動亂在電視裡,和諧在生活裡。這與媒體塑造的形象差距是非常大的。
臺灣人民幸福的根源在哪兒?最重要的就是權利保障,是你的東西就是你的,是你能夠表達的就是可以表達。這個權利可以分成幾類:一類是財產權利、私有產權。一樣東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你有安全感。不是說這件東西今天是你的、明天又不是你的,說是你的又不是你的。比如我有車,但今天不讓開,這等於有一半不是你的。房子是我的,但是50年以後,沒準又要交錢,這到底算不算我的?不清楚。在臺灣是你的就是你的,產權這件事情是天經地義。
我講一個故事,可以看到臺灣對產權這件事根深蒂固到什麼程度。國軍退居到臺灣之後,開始土地改革,劃地。在臺灣,大家喜歡拜神、敬神,到處有廟。劃地的時候,碰到廟就不能劃,要繞開。而這些廟的產權不屬於個人,是在土地公名下。這樣在臺灣土地產權當中,就出現了很多比如以土地公、這個娘娘那個娘娘名義統統造冊的情況,這些土地所產生的收益,到現在為止,五六十年,都放在那兒,很大一筆錢,誰都不敢碰,這就是產權。政府沒辦法剝奪,而且從來不談這件事情。
再講一個故事,我碰到一個臺灣老兵,他講,政府答應我的事都認賬,是我的就是我的,甚至有些他認為不是自己的,最後還是得到了。這個老兵是山東人,在抗戰結束後,家裡很有錢,他們家把這個錢,弄個罈子埋在桌子底下,結果被人告密了,告訴附近的土匪。於是有人綁他的票,把他綁了以後,他們家這一罈子錢只好給人家,把他贖回來。贖回以後,那時候解放區土改,就把他給吊起來,他們家找到以前的長工(長工那時候成立農會,都翻身了)說情。長工告訴他,你要積極表示參軍,支持xx到前線打國軍,就可能饒你一條命。於是他積極表態,在山東幫助解放區的人推小推車,在前線打仗打了一年。但他還惦記著回家,一年以後回家,找了堂哥兩人一塊到青島,找了國軍、中央軍,然後隨國民黨軍到廣州,最後退居臺灣。後來他在金門幹了一段,現在退休了,已經80多歲。
這個老兵說他現在的房子是「老總統」給他的。當時他們過來的時候,「老總統」說只要打回大陸,就把他家原來的地還給他,他們每一個人按照老家田地的大小照著地圖上都畫了一塊地,派發一塊戰時授田證,這就等於地產權落實了,鼓勵這些國軍打回大陸。後來他們看反攻大陸一點戲也沒有了,覺得授田證估計也就是一張廢紙了。哪知道「老總統」居然按照當時承諾的土地按照一畝多少錢把錢給他們,然後政府收回戰時授田證,每人分得一些錢。他拿這個錢蓋了現在的房子。也就是說,把原來認為不可能的財產變現了。
再來看看大陸這邊的故事,同樣在山東,我們都知道土改是搶了老兵家的地,分給了貧困農民,然後把國民黨趕到臺灣去,這些農民有了地。但是到50年代初,實行社會主義改造,這些地又被收走了,農民又沒地了。然後今天我們又把這些地拿出來招牌挂、土地流轉,政府又掙了一道錢。所以從這兩邊來看,對財產權利的概念是不一樣的。臺灣財產權利清晰,人就安定,人有恆產,就有恆心,然後生活就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