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篦(bì)趣話(圖)


古時候稱理髮的工具為梳篦(bì),齒稀的稱「梳」,齒密的稱「篦」。齒稀、齒密雖然感覺差不多,不過其效果和功能還是有所差別哦!

梳篦(bì),等同於我們常說的梳子,齒稀的稱「梳」,齒密的稱「篦」,是理頭髮的工具。古時候又稱「櫛」,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云:「櫛,梳篦之總名也」。古人蓄長發,梳篦為每日梳理頭髮的必備之物。梳子齒距疏鬆一些,用於頭髮梳理;篦箕齒距較密,用來篳去發間污垢,保持頭髮清潔,不長寄生蟲,使人容光煥發。

梳理頭髮是文明社會日常美容之一,考古發現最古老的梳子是商代的銅梳。關於梳子的形成,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在五帝時代,有個叫赫廉的工匠,見人們因連年戰亂披頭散髮,骯髒不堪,便仿照人手抓撩頭髮的模樣,用獸骨製成了一批五指梳。他把此梳送給了遠親嫘祖娘娘,軒轅黃帝見後,覺得這種梳子能梳理頭髮,很有意思,就封赫廉為制梳始祖。赫廉死後,軒轅黃帝命一位皇甫小官當制梳工匠的統領,監製梳子。後來年老的皇甫告老回到故鄉常州,在清水潭開了一爿制梳作坊,將製作梳篦的手藝傳承了下來。

在古代,梳子、篦箕不僅是理髮美容工具,而且是婦女插在頭髮上的裝飾品,與簪、髻、釵、珠花、金鈿、勒子、步搖等並稱為中國八大髮飾。髮飾盛行的唐宋時期,婦女們不僅喜歡以梳插髻妝飾髮式,同時還喜歡插篦,甚至達到如痴如醉程度,至明清時仍保留著這種風俗。梳篦還具有養生保健功能,其齒可刺激頭部神經,促進新陳代謝,延年益壽。南北朝時著名醫學家陶弘景認為,「頭當數櫛,血流不滯,髮根常豎」。明人謝肇制《五雜組》卷一二亦載:「梳為木齒丹,每日清晨梳千下,則固發去風,容顏悅澤」。因此,梳子又得了個美名「木齒丹」。

梳子、篦箕最盛名的制地是江南常州,自古就有「揚州胭脂蘇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之說。常州梳篦製作始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其製作繁複,純屬手工作業,一般從取材至成品,篦箕需72道工序,梳子需28道工序。製作梳篦的主要材料為陰山壯竹、黃楊木、紅木、棗木、石楠、獸骨等,採用雕、描、刻、燙、鑲嵌等傳統技法製作,選材嚴,做工精,品種多,款式美,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工藝欣賞價值。

盛唐時,常州制梳業發展迅速,梳篦花式品種繁多,材質應用廣泛,大的梳子竟有二尺多長。北宋以來,質地日趨貴重的金銀櫛具相當流行,大文豪蘇東坡曾有「山人醉後鐵冠落,溪女笑時銀櫛低」的詩句。元代,常州的梳篦從運河經長江出海,隨著「水上絲綢之路」銷往海外。明代,常州制梳業相當興旺,穿城而過的京杭大運河兩岸整街滿巷皆是梳篦作坊,故有木梳街、篦箕巷之稱。站在文亨橋上,頭頂皓月,月光、燈光、波光交映,水聲、步聲、櫓聲、劈竹聲相匯成樂,古人吟曰:「文亨穿月,篦梁燈火」,時為常州西郊八景之首。

到清代乾隆時期,常州城中已是「削竹成篦」、「比戶皆為」的景象。據史料記載,光緒年間,蘇州織造府每年農曆七月要到常州定制60把黃楊木梳,60把梅木脊樑象牙鑲金篦箕,並在10月連同6套龍袍、600朵宮花及絲絹等物進貢皇室。據說,慈禧太后對常州的梳篦尤為鍾愛,因此常州梳篦有「宮梳名篦」美譽。辛亥革命後,梳篦的需求量因人們剪辮而激增。當時流行著一種名曰劉海篦箕的小巧精緻的篦子,許多人以身上挂個小口袋,袋裡裝有一把劉海篦箕為時髦。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