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在宋代以前叫「角子」或「水角兒」,元代稱「扁食」,明代以後普遍稱餃子。餃子寓新舊交替之意,又因其形狀像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發大財,元寶滾進來」。所以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其實餃子本來是一味治病的良藥,其起源還與「醫聖」張仲景有關呢。
張仲景發明「餃子」救治百姓
張仲景是南陽人,生活在東漢末年,他的《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句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建安年間,張仲景被朝廷派到長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醫術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於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端坐於大堂之上為民治病。張仲景此舉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裡給人看病的醫生稱作「坐堂先生」,用來紀念這位偉大的醫學家。
張仲景後來不滿官場的黑暗辭官回鄉,返鄉之時正值隆冬季節,他見許多無家可歸的百姓面黃肌瘦衣不遮體,不少人甚至連耳朵都凍爛了,心裏非常難受。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到除夕期間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其撈出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食百姓。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便學著張仲景「嬌耳」的樣子,做成食物在過年時食用,稱之為「餃子」,至今南陽一帶仍有「過年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餃子的歷史演變
根據文獻記載,過年時候吃餃子這種習俗至遲在明代已經出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清代,這種習俗已經非常廣泛,並且把它固定下來。這種習俗和中國古代的計時法有關係,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來記錄每一天的時間。就把每一天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天開始是子時,子時就相當於今天半夜二十三點到一點這個時間,到了每年的年底,年三十的時候,就不僅是新舊兩天的更替,而是新舊歲的更替,中國人稱它為「交子」。
中國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辭舊迎新這個界限,那麼在這個時候,應該搞一些儀式來祈求來年的吉祥如意,那麼在這個時候吃餃子,餃子和「交子」正好是諧音,而且餃子還有豐富的寓意吉祥的文化涵義,所以中國人慢慢形成,在過年、在大年初一、在交子時刻,吃餃子的習俗。對崇尚親情的中國人來說,在除夕夜裡,窗外雪落無聲,屋內燈光暖人,鍋裡熱氣騰騰。把所有的思念與祝福,都包進那薄薄的餃子皮中。紅紅的火苗滾開的水,越煮越覺得有滋味,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盛上餃子,也盛出了對來年美好的期望。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陜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