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官良吏善行錄 (一)(圖)

作者:秦四晃 發表:2013-02-07 1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今所有的好官,概括起來就這麼幾個字:正直、勤勉、清廉、愛民。圖為古代衙門。(資料圖片/看中國配圖)

《隋書.循吏傳》序云:古之善牧人者,養之以仁,使之以義,教之以禮,隨其所便而處之,因其所欲而與之,從其所好而勸之。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聞其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故人敬而悅之,愛而親之。恤其災患,導以忠厚,因而利之,惠而不費。其暉映千祀,聲芳不絕。

意思是:古代善於管理百姓的官員,教導仁愛,提倡和睦,傳授文明禮儀,隨人民的便利安排他們,按人民的願望給予他們,照人民的喜好鼓勵他們。官對民如同父母愛其兒女,兄長呵護弟弟,聽到他們飢餓寒冷會為之傷心,看到他們辛苦勞作會為之動情。所以人民敬重喜歡他,愛戴親近他。這樣的官吏能體恤人民的苦難,用忠厚教導人民,以民為本服務人民,造福於民。其功德人民當然會銘記在心,他們的光輝將照耀千古,美名也將世代傳頌。

《新唐書.循吏傳》序云:「治者,君也;求所以治者,民也;推君之治而濟之民,吏也。故吏良則法平政成,不良則王道馳而敗矣。」

意思是:治理天下的人,是君王;希望天下得到治理的人,是百姓;推行君王的大政方針而惠及於民的人,是各級官吏。所以說好官就能帶來法令公平政績突出,孬官只會造成綱紀廢弛、世風日下。

古今所有的好官,概括起來就這麼幾個字:正直、勤勉、清廉、愛民。

1、公儀休,春秋魯國博士、宰相。品性:奉法循理,無所變更。

A、客有遺相魚者,相不受。客曰:「聞君嗜魚,遺君魚,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為相,能自給魚;今受魚而免,誰復給我魚者?吾故不受也。」

有個人給宰相公儀休送了些新鮮魚來,公儀休拒絕了。送禮的人問:「我聽說大人很喜歡吃魚,所以給你送幾條魚來,大人為什麼不接受呢?」公儀休回答道:「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才不能要你的魚。現在我是宰相,自己買得起魚;假如我因為接受你的魚而被免官,以後誰還能夠再給我魚呢?所以我不能要你的魚。」

B、食茹而美,拔其園葵而棄之。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家婦,燔其機,云:「欲令農士工女安所讎其貨乎?」

公儀休在家吃飯時覺得蔬菜特別新鮮可口,從夫人嘴裡得知是自家菜園種出來的,他起身去把自家園子的菜全拔光扔了。當他發現自己家人織的布很好時,立刻休掉了擅長紡線織布的妻子,焚燒掉自家的織布機。他對家人說:「如果當官的都像我這樣自家種菜織布,讓那些農民和靠手藝吃飯的人東西賣給誰去?」

2、石奢,春秋楚昭王的宰相。品性:堅直廉正,無所阿避。

行縣,道有殺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縱其父而還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殺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廢法縱罪,非忠也;臣罪當死。」王曰:「追而不及,不當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誅而死,臣職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石奢宰相有一天到縣裡視察工作,碰巧路上邊有人被殺,他馬上就帶頭去追人犯,等抓到凶手一看,竟然是他老爹。石奢二話不說,放走了他爹綁上自己下獄。讓人傳話給楚王:「殺人犯是臣的老父親,假如以懲辦親生父親來兌現國家政令,做兒子的我就陷於不孝;假如因為人犯是我生父我就無視國法縱其犯罪,對大王可就是大大地不忠,所以一切只能由我這個為人子、為君臣的來承擔,我罪當該死。」楚王說:「追逃犯沒有追到,追的人不應當治罪,你還是安心當你的宰相吧。」石奢態度堅決地對楚王說:「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親,不算孝子;不按王法辦事,難稱忠臣。大王您赦免我的罪過,那是您的恩惠;我心甘情願認罪伏誅,是做臣子的本分。」他最終沒有接受楚王的寬免,自殺以身替父頂罪。

3、李離,春秋晉文公的法官。品性:勇於擔當,絕不諉過。

過聽殺人,自拘當死。文公曰:「官有貴賤,罰有輕重。下吏有過,非子之罪也。」李離曰:「臣居官為長,不與吏讓位;受祿為多,不與下分利。今過聽殺人,傅其罪下吏,非所聞也。」辭不受令。文公曰:「子則自以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離曰:「理有法,失刑則刑,失死則死。公以臣能聽微決疑,故使為理。今過聽殺人,罪當死。」遂不受令,伏劍而死。

李離主管的系統因為審判失誤錯殺了一個人,他發現後把自己關進牢獄,判了死罪。晉文公知道這件事後對他說:「官有大小,法有輕重,錯殺人是下面官員的過失,並不是你的責任。」李離說:「在我被任命為他們的長官時,我沒有跟他們謙讓;拿的俸祿比他們多,也沒有分給他們一些。現在我主管的系統殺錯了人,卻把過失推給下級,這種做法我沒聽說過。」晉文公又說:「按照你的邏輯,那我也有責任了?」李離說:「法官應依法辦事,錯罰了別人自己就該受罰,錯殺了別人自己就該被殺。大王您不同呀,您是因為相信我能仔細調查正確斷案,才任用的我。現在我因聽信不實之詞錯殺了人,罪當處死。」最終李離堅持承擔責任,伏劍自刎,以死謝罪。

4、許荊,東漢桂陽太守。品性:教化為先,力求和睦。

A、荊少為郡吏,兄子世嘗報仇殺人,怨者操兵攻之。荊聞,乃出門逆怨者,跪而言曰:「世前無狀相犯,咎皆在荊不能訓導。兄既早沒,一子為嗣,如令死者傷其滅絕,願殺身代之。」怨家扶荊起,曰:「許掾郡中稱賢,吾何敢相侵?」因遂委去。

許荊年輕時在郡裡做官,兄長的兒子許世發誓要殺了對方為父報仇,怨家一夥人持棍棒刀械主動前來尋恤滋事。得到消息許荊趕緊出門迎頭攔住氣勢洶洶的一隊人馬,跪地央求道:「許世之前言行不檢點冒犯了各位鄉親,責任都在我這個當叔父的沒教育好他,兄長早逝,如今留下這根獨苗,如果你們殺了他,兄家可就絕門絕戶了,我願以身代侄子去死,你們要殺就殺了我吧。」怨家聞言頓時氣消,伸手扶起許荊,客氣地說:「許大人賢孝寬厚全郡聞名,我們怎麼敢動你一手指頭呢。」說罷都扭頭回去了,從此不再記仇。

B、嘗行春到耒陽縣,人有蔣均者,兄弟爭財,互相言訟。荊對之嘆曰:「吾荷國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乃顧使吏上書陳狀,乞詣廷尉。均兄弟感悔,各求受罪。

許荊任桂陽太守時,到他所轄的耒陽縣調研指導工作,縣裡有位叫蔣均的人,因為跟兄弟爭奪家產而發生糾紛,互相告對方到了縣衙。許荊得知此事後把蔣氏兄弟兩叫了過來,嘆口氣說道:「我擔負國家重任管理這個地方,文明謙讓的教化沒有得到很好施行,導致你們兄弟為財物而不顧綱常倫理、手足之情,這一切責任都在我這個太守身上。」說完,他讓衙差拿來筆墨紙張,當即寫了彈劾自己的請罪書,請求朝廷治他教化不力之罪。蔣氏兄弟見狀,頓時感到悔恨和內疚,各自檢討重歸於好,並請求許荊治他們的罪。

(連載待續)



来源:新浪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