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2年大米進口量創歷史新高,有觀點稱中國將帶動國際大米價格上漲,進而推高其他糧食價格,引發國際糧食危機。
事實上中國大米進口量佔國際總貿易量不高,而且中國主要糧食基本能夠自給,對國際糧價影響極為有限;為防範國際糧價大幅上漲中國加大了糧食進口量,但2012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糧價不斷上漲卻對國內物價上行產生了推動作用,中國糧食安全形勢已不容樂觀。
進口大米創新高將導致糧食危機?
日前美國農業部公布數據,中國2012年進口精米260萬噸,進口量創出歷史新高,較2011年的57.5萬噸大幅增長。在過去50年裡中國僅有4年是大米淨進口國,更多的時候中國大米的出口量都遠遠超出進口量。
對於中國突然大舉增加大米進口量,有分析師認為即使中國大米已經連續9年增產,但仍無法滿足本國消費者的需求,人們會擔心全球其他地方的產量能否滿足中國的大米需求,並由此推斷中國將導致國際市場大米價格上漲,同時推高小麥和玉米等其他糧食價格,進而引發國際糧食市場的恐慌。
中國為何突然成為大米淨進口國?難道真的會引發國際糧食危機嗎?卓創資訊農產品分析師王書僮對騰訊財經表示,中國大量進口大米主要是由於國內外價差所致。由於中國政府設定的大米價格遠高於全球市場同級別大米,大米加工商增加進口大米主要是為了從國內外價差中獲取利潤。
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中國湖北秈稻價格在2012年前9個月上漲11%,達到每噸625美元;與此相比,越南出口的最貴大米品種5%碎米率大米的價格僅為每噸451美元,泰國此類品種價格為每噸598美元,均遠低於中國國內價格。
此外,精米與大米不同,主要是國內消費者對大米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價格優勢和市場需求面前,大米商人自然無利不往。
更不用擔心中國大量進口大米會對國際糧價產生威脅。首先中國的大米庫存非常充足,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截至2012年9月底,中國大米庫存量達到9370萬噸,創歷史最高記錄,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其次,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2012年大米貿易量僅為3730萬噸,佔全球供應量的7.7%。而中國所進口的260萬噸,又僅佔全部大米交易量的7%,所以對全球糧價的影響並不大。
因此對於中國大量進口大米將導致國際糧食危機的說法,更多的可以視為是國際農產品市場的一種炒作而已。
中國糧價漲幅遠超CPI漲幅
儘管中國大量進口大米對國際糧價的傳導作用並不明顯,但由於乾旱影響全球主要產糧國減產,導致2012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糧價暴漲。受此影響,國內糧食價格從2012年7月份開始也出現了漲幅超過食品價格的現象,對CPI影響較大。
由於受極端氣候因素影響,2012年全球100多個國家遭遇不同程度的旱災威脅,特別是美國、俄羅斯等主要糧食出口大國糧食減產,引發2012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糧價的暴漲。
美國農業部預測,受持續乾旱和高溫影響,2012年美國玉米產量預計為2.74億噸,比2011年下降13%,是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國際主要小麥出口國的俄羅斯,共有16個聯邦主體遭受旱災,總播種面積中受旱面積佔5%至6%。
受此影響,自2012年6月以來,國際玉米價格飆升50%,已升至歷史高點,大豆和小麥價格也上漲約30%。
由於CPI受食品價格特別是糧食價格的影響較大,因此國際糧價上漲對國內糧價的傳導作用不容忽視。一旦糧食價格漲幅長期超出食品價格漲幅,將刺激通脹再次抬頭。
從居民消費角度來看,中國CPI漲幅在進入2012年以來一直處於較低水平,並一度在7月份跌至1.8%。
但是在2012年7月份,糧食價格同比漲幅再次高於食品價格同比漲幅,並帶動CPI再度向上。在2012年9、10、11月份裡,糧食價格同比漲幅都超過了食品價格漲幅,只有8月份和12月份同比漲幅稍稍落後於食品價格漲幅。
特別是在12月份,儘管糧食價格4.1%的同比漲幅略低於食品的4.2%,但還是推動當月CPI同比漲幅達到了2.5%的近7個月高點。在全球糧食減產的大環境下,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糧食安全命懸他手
不單單是大米,事實上中國近年來加大了主要糧食的進口量。不過糧食進口量增長並不完全因為國內糧食供求缺口擴大,在全球糧食價格不斷上漲,而看國保持連續九年糧食產量增長的背景下,糧食進口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防性;但大量進口糧食還是威脅到了我國的糧食安全。
農產品進出口數據顯示,大豆消費的近9成需要進口,玉米從2011年7月以來進口量突增,小麥、稻穀和大米的進口量也大大高於歷史水平。
然而糧食進口量增長並不完全緣於國內糧食供求缺口擴大。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31個省抽樣調查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全面統計,2012年中國糧食總產量58957萬噸,比2011年增產1836萬噸,增長3.2%。實現連續九年糧食產量增長。
國家信息中心9月發布的《關於近期糧食形勢的分析報告》中指出,從國內糧食產量與消費量的缺口(國內消費量-國內產量)情況看,只有大豆存在明顯的缺口,且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小麥、玉米、大米等主要糧食長期以來並不存在明顯的缺口,國內主要糧食基本能夠自給自足。
國家信息中心認為,之前的糧食進口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防性。國內糧食的消費量總體來看是小於國內產量的,表明進口糧食普遍轉化為儲備和庫存,可以在短期內讓我國應對國際糧食減產和糧價上漲具備了緩衝能力。
而安邦諮詢指出,中國對進口糧食需求的增長是近乎剛性的,因為中國種糧的基礎+耕地資源已經不足了。並援引中國官方人士透露,如果中國要實現農產品完全自給,需要有30億畝以上的農作物播種面積,但現在只有24億畝,有大約20%左右的耕地缺口。
根據安邦掌握的信息,中國一直高調堅持的所謂18億畝耕地紅線,早已經被突破。既然中國難以保持糧食自給,那麼加大糧食進口就是一個必然結果。
由此也引發了對於中國糧食安全方面的擔憂。信達證券認為,當前我國種業基本被外資控制,未來糧食產量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農藥化肥過量施用導致土壤及生態環境問題及農產品安全問題日益顯現,靠單產提高糧食產量的時代或許難以為繼。
房地產業的大繁榮不僅大量佔有農村土地,與高房價以及其帶來的高物價相比農產品價格特別是主要糧食作物價格過於低估,如果這一局面持續下去,將產生巨大的衝擊力。
如此一來,中國糧食安全將完全與國際糧價捆綁在了一起,一旦出現國際糧食危機,中國將難以倖免。
中國大量進口大米尚且無法引發國際糧價大幅上漲,此類的推測和指責更多是在刻意製造恐慌;而旱災引起的國際糧價飆漲則已經對國內糧價產生不利影響。中國採取糧食進口更是將糧食安全置於受制於人的險境,只有提高本國農業生產水平才能將糧食安全問題掌握在自己手中。
来源:BWCHINESE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