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有妻有子,生活趨於穩定平靜。於是,除了工作,我便把精力放在了人際交往上。每天下班後,我都不急著回家,總是喜歡和三兩個朋友相邀到飯店喝喝小酒,或者到棋牌室打打小牌。每次曲終人散,我回到到家時已經很晚了,兒子睡著了,白天忙著上班的妻子這時還在抓緊時間做著家務。看到我回來,妻子想和我說點什麼,可是我感到疲憊不堪,躺在床上,很快便酣然入夢了。
又一次聚會結束回到家後,我發現兒子還沒有睡,正在書房裡忙著什麼。看到我回來,兒子怯怯地挪到我身邊,滿面愁容地把一張試卷遞到我面前,說老師要求家長簽字。我展開試卷關切地看分數:56分。我火冒三丈,「啪!」一巴掌打在兒子的臉上,頓時,兒子低著頭嚎啕大哭起來,臉頰上留下了五個手指印。「成績竟然下降這麼快,為什麼考得這麼差?」兒子一邊抽泣著一邊委屈地說:「要怪,全怪你!老師要求家庭作業做完交給家長檢查。每天晚上你都在外面,沒有陪我。不懂的題目又不能問你,作業交上去總是錯了很多。這能怪我嗎?」一番話讓我無言以對,心裏震顫不已。是啊,以前每天晚上我都會輔導兒子做功課,兒子的成績在班上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可是這一段時間我又是怎麼做的呢?我愧疚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後悔莫及。
生活很忙碌,我們忙於工作,忙於應酬,忙於陪伴朋友,忙於紅燈酒綠的娛樂,忙於各種忙……但是,我們每天忙忙碌碌,有沒有問過我們自己,我們的時間到底都花在了哪?我們的忙碌真的都是必不可少的嗎?我們把時間浪費在努力工作拚搏事業、應酬朋友上司上面,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分配給家人?
曾聽專家說,人的情感是社會性需要滿足的產物,社會性需要被滿足了就會產生積極的情感,反之社會性需要不能滿足就會產生消極情感。陪伴是家人主要的社會性需要之一,陪伴的需要被滿足就會產生更多的親情,陪伴的需要不能滿足就會導致冷漠。都說家是溫暖的港灣,但是這個港灣是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來建設的。
很多時候,我們對這種需要可能並不在意,就好像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感覺需要氧氣一樣,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缺少。當離開氧氣之後,我們才明白氧氣有多重要,當長時間和家人分離之後我們才知道親情的可貴。
老人們需要我們的陪伴,孩子們長大成人,離開家出去讀書、工作,工作忙了,很少回家,老人們的心理上會很不適應,在心理學上叫「空巢期」,所以一首《常回家看看》迅速走紅,特別為老年朋友所喜愛;人生的另一半需要我們陪伴,所以我們又稱之為人生伴侶,所以「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陪著你一起慢慢變老」;孩子們是需要我們陪伴的,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分調查顯示,中小學生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中有5種涉及到陪伴:與我一起討論人生大事、給我輔導功課、和我一起鍛練、帶我出去遊玩、與我一起玩。
愛很簡單,請給我們的家人,給我們愛的人多一點時間,多一點陪伴。少賺一點錢,我們不會損失很多,但錯過了陪伴家人的溫暖,錯過了父母的60大壽,錯過了三年的結婚紀念日,永遠都不會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