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山刨出漢代兵馬俑


危山在章丘聖井鎮境內,濟王路南側,是章丘八大景之一。自古便有「高聳危山聖井澄」之讚譽。危山僅海拔205米,但因山腰石井中清泉四溢,伸臂便可取水而名揚遐邇,現在的聖井鎮也因此聖井而命名。漫山遍野植被蔥蘢、建築群落古樸、廟宇寺院有多處。舊時,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盛大廟會便在此山舉行。

由於戰亂和歷史原因,山林多處被毀,建築倒塌頹廢。解放後,聖井鎮組織群眾在山上壘石砌堰、平整土地。時常有人會從地下挖出陶製的俑及車、馬等。2002年12月23日上午,村民張其元和趙慶芬在危山北坡刨樹坑時,驀然從地下驚現一顆陶俑頭。接著,陶俑頭接連不斷地從地下顯現。他們從側面深掘細挖,又出現幾匹陶馬。這時,張其元趕緊起身向鎮委匯報。章丘市政府接報後,及時安排公安干警晝夜保護現場,並在現場築起兩米高的圍牆。到12月29日,根據國務院文物局的指示,由省、市兩級組成的20多人的考古隊進入現場,將發現的車、馬、俑坑定為「一號陪葬坑」。

陪葬坑

一號坑呈南北走向,長近10米,寬約2米,深達1米。考古人員進入現場後,挖出了坑內的車馬俑。車馬俑均有塗彩。坑內車馬俑呈現南北走向排列,反映的是達官顯貴出行排列的陣勢。後排一架俑車的後邊載有一組建鼓和一名鼓俑,其揚臂挺胸表現出奮力擊鼓的姿勢,造型生動、形象逼真。俑車後是一個由100名陶俑組合的步兵方陣,身後都有盾牌。

一號坑出土文物計500餘件。包括173個陶俑、97面盾牌、56匹陶馬、4架帶彩傘蓋頂的豪華陶馬車。此外,還有建鼓、卑鼓、璧、磐、珠和鼓樂禮制有關的遺物。所有陶製品均塗有彩繪,色彩鮮艷悅目、人物栩栩如生。

建鼓是一種大型的鼓,《漢書·何並傳》顏師古注,「建鼓,一名植鼓。建,立也,謂植木而懸鼓焉」。建鼓底部有跗,跗上立楹柱以貫打鼓,鼓上有飾以旒蘇、羽葆等物,頂部往往立一鳥。山東沂南畫像石的建鼓比較典型。一般建鼓有兩個擊鼓者,但這裡只發現了一個。危山一號陪葬坑內的建鼓有一方形的底座,上有一覆碗形的座,其上應有楹柱,貫陶質的鼓。建鼓的覆碗形底座及鼓的表面以雪青色為底色,以紅彩及黑彩勾畫出圖案,色彩十分鮮艷。在建鼓的周圍有4個小鼓,即為「應鼓」。

根據村民反映,考古隊在一號坑圍牆內的西側又發現了二號坑。二號坑距一號坑7米,南北長35米,東西寬26米。專家認定,這是一個與墓主人生活有關的俑坑。由於地處斷崖處,地勢是西南高、東北低。

掘開夯土層1米深度時,揭開由20根圓木組成的蓋層,發現有11個腐爛的木箱,各有俑車、馬和女侍俑。一號箱內有兩匹馬和一挂車,各有兩個女佣。陶車為雙轅,馬身披挂紅衫,頭飾有白色籠套。韁繩由彩繪直到馬身兩側。車後傘蓋上飾有絢麗的彩繪。其一俑為「牽馬俑」,立於轅外左側;另一俑為「駕馬俑」,兩臂抬起作牽引狀。另外,各木箱內也相繼發現有陶馬俑。

四村八莊的村民競相提供發掘線索。山後寨村一位姓李的大伯當年曾在山坡上壘過堤堰,熟悉危山一代的地理環境。按照他的指點,在一、二號坑的西邊,又準確地找到了三號坑。

三號坑依然呈南北走向,長32米,寬6.5米。但掘開一看,此坑遭嚴重盜掘,坑內陶俑、車、馬等幾乎都被洗劫一空,只殘存著石棺、木棺、零星骸骨和少量的俑片、零碎的車馬遺物、以及陶盆、陶壺,還有46支箭頭及一些用途不明的石丸。

鐵墓頂

隨著三個陪葬坑的發掘,主墓在何處呢?主墓就在危山的最頂端,封陪土層高達60多米,活脫脫像一座山包。頂端立一「鐵亭」,當地百姓俗稱「鐵墓頂」。

墓主人為漢代初期平陵王劉辟光,據《漢書》記載:「景帝三年(前154年)春正月,吳王濞、膠西王昂、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舉兵造反。二月,太尉亞夫、大將軍竇嬰將兵擊之,破七國,斬首十餘萬級。追斬六國國王,膠東王雄渠自殺。」此後,濟南國除。據清道光十三年修《章丘縣誌·古蹟考》載「平陵王陵在縣西南四十里危山之巔,墓旁有祠」。

劉辟光做了11年濟南國王,因其兵敗自殺,其陵墓建設沒有竣工,漢景帝便命人將其葬之。劉辟光是西漢時期唯一的濟南國國王,因此,危山漢陵也是西漢濟南唯一的王陵。墓坑為「甲」字形豎穴岩墓坑。墓頂端、聖井邊,歷代均栽松植柏、建祠立廟,古時,此處是古木森森、蔽日遮天。解放前,樹木遭砍伐殆盡。現在,聖井鎮政府已著手實施綠化工程,恢復名山原貌。主墓因條件尚欠成熟,暫不發掘。

山東首座兵馬俑陪葬坑

危山陪葬坑的年代、地位和作用,自發掘之日起就引起人們高度的關注。國家和山東文物鑑定委員臺立業的觀點非常鮮明,他認為兵馬俑就是西漢時期的,因為出土的陶馬身軀非常高大,完全符合西漢時期陶馬的特點。

時任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危山考古隊隊長的崔大庸也認為從陪葬坑排列順序上看,非常符合漢朝的禮儀風俗。陪葬坑是漢朝確切無疑。
危山兵馬俑的發現是山東文化事業的一件盛事,是繼我國發現的秦朝兵馬俑、咸陽楊家窪兵馬俑之後,出土的又一座規模宏大的兵馬俑陪葬坑。是山東目前發現的第一座保存完整的陪葬坑,也是章丘考古歷史上首次出現的陶製兵馬俑。在200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危山漢代陪葬坑位居第一。



来源:大眾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