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發布報告顯示,2011年全國城鎮職工養老金在扣除財政補貼及一些補繳預繳因素後,當期幾乎沒有餘額,其中收不抵支省份有14個,收支缺口共達767億元人民幣,高於2010年.多位政府高官建議養老金應專業化和多渠道投資,以提高其投資收益.
中國證券報週二引述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雖然2011年養老金當期結余高達4,130億元,但如果剔除高達2,272億元的財政補貼,再剔除由擴大覆蓋面導致的"補繳"1,511億元,當年的收支餘額僅為347億元,如果再剔除預繳和清理歷史欠費等因素,則2011年當期幾乎沒有餘額.
他指出,財政補貼越來越多,從2002年450億元到2011年的2,200億元,但是負債額卻越來越大.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數量越來越少,但是缺口規模越來越大.收不抵支的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各地的歷史債務不同,二是各地贍養率不同,三是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四是勞動力流動的空間分布、聚集狀況不同.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指出,按世界銀行統計標準,養老金儲備(包括國家主權養老儲備基金和由政府管理的公共養老基金)佔GDP(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中國僅為2%左右,而全球最高的是挪威為83%左右,日本為25%,美國為15%.
報導指出,多位專家認為當前中國養老基金的結構和投資管理機制相對落後,未來面臨巨大的隱性債務和養老金缺口.
報告顯示,雖然進入資本市場進行投資運營的具體手段有所不同,但是在投資過程中企業年金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都實現了保值增值,並取得較好收益.這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前實際上處於縮水和貶值的狀態形成鮮明對比.
報告建議,隨著中國基本養老金收支結余規模的不斷擴大,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養老金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的渠道和範圍應不斷拓寬,養老金的運營逐步向多元化和國際化發展,迫切需要通過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和資本市場,推動養老金與資本市場協同健康發展.
專業化多渠道投資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劉新華在社會保障國際論壇上表示,國內養老金投資應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探索集中化管理模式,並不斷拓展養老金融資渠道.
他指出,養老金投資管理應遵循分散投資、專業化投資、長期投資等基本原則,建立不同資產類別組合,包括國債、公司債、股票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投資標的.同時,應提前籌劃建立穩定、可靠、多層次的養老資金來源渠道,通過發行債券、劃轉土地出讓金、劃撥上市公司國有股權及金融機構股權等多種方式來籌措資金.
他還表示,養老金投資管理,要根據不同性質的養老資金對安全性的要求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不同比例資產的配置.養老金的投資管理必須實現專業化,要經過市場化遴選機制選擇專業機構投資者,且保證透明度高、運作規範,從而為養老金的安全運營和保值增值提供較好保障.另外,養老金投資要堅持長期投資.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副司長符金陵指出,未來要做好包括頂層設計在內的五項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拓寬基金投資運營渠道,在堅持安全第一和審慎原測,完善發揮嚴格監管的前提下,適當拓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同時要加強擴面徵繳,提高養老保險的基數,加大基本養老保險徵繳和清理企業欠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