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在上海,一名患有心臟缺陷的女嬰被遺棄在豪華的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Hotel)邊,原因可能是她的農民工父母無力支付醫藥費。
這名女嬰的遭遇彰顯出擺在中國新任領導層面前的一大社會問題:在大城市炫富現象的背景下,幾千萬生活在赤貧中的農民工如何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上海市政府出資給這名棄嬰做了心臟修復手術,她如今生活在孤兒院。她是中國2.3億移民大軍中的一員,他們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去年中國城鎮人口已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光是上海,近1000萬移民就佔據了該市人口的40%。根據預測,該數字將在2020年升至1400萬,佔到該市人口的一半。
農民工背井離鄉來到城裡,沒有戶口讓他們接受教育和醫療難上加難。幫助新移民融入城市,是葛蘭素史克「新市民健康關愛計畫」(New Citizen Health Care Project)的使命。該計畫由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出資,由專門從事公共衛生教育的當地非政府機構(NGO)上海新途社區健康促進社(Xintu Centre for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負責運作。
三林鎮是上海浦東新區一個擁擠的城市社區,容納了10萬名移民。「新市民健康關愛計畫」建設的四個社區中心中,有一個就在三林鎮,該中心配備了空調活動室、教室和報告廳,所在的地方由政府提供,免收租金。由於該計畫深受當地居民歡迎,葛蘭素史克計畫明年在北京開設一個類似的中心。
在宏觀層面上,中國政府已經把醫療改革列為需要優先處理的要務之一。政府深刻意識到,隨著生活水準提高,人們越來越不願意忍受陳舊過時的醫療服務體系。2009年,中國政府定下宏偉目標:在2020年之前實現有效、安全、低成本的全民醫療。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的近期報告《中國醫療:走進「未知水域」》(Healthcare in China: Entering uncharted waters)稱,從那以後,中國某種形式的醫療保險已經覆蓋95%的人口。
但在微觀層面——如三林鎮等移民社區的日常生活領域——情況就不那麼令人鼓舞了。比如,從理論上來說,上海外來人員與有本地戶口的人享有同等醫療權。「但沒有醫保的話,醫療服務就過於昂貴了,」新途總幹事郭小牧說。
移民可能擁有某種形式的醫保,但多數人只能在他們的原籍省份使用。中央政府正在努力推進醫保的跨省轉移,但要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便是在允許醫保跨省轉移的省份,也很難使用醫保,報銷實際上非常困難。
上海最好的醫院擁有世界一流的設備和醫生。市政府為貧困居民(包括移民)提供一些免費醫療服務,國外和本地的慈善機構也出資贊助包括免費手術在內的多種醫療服務,例如為女嬰修復導致她被遺棄的心臟缺陷的手術。「但是,並不是說知道有一項免費服務就行了,」郭小牧說,「理論上你或許有權享受,但首先你必須知道自己有這項權利——而大多數移民都不知道。其次,你還需要拿到很多證明,才能享受這項免費服務。」
她說大多數移民「缺乏順利通過整個過程的資源」,並認為問題出在實施方面,而不是政策方面。「新市民健康關愛計畫」的宗旨不是向農民工及其親屬提供他們缺乏的醫療服務,而是試圖通過涉及衛生、小兒營養和兒科疾病等問題的基本預防性教育,來預防他們生病。該計畫每年有100萬元人民幣(16.032萬美元)的預算,提供多種多樣的服務,有的甚至超出了公共衛生的範疇:近期講座涵蓋的話題不僅有預防手足口病,還涉及家庭暴力、如何使用Skype和如何安全網購。
郭小牧表示,一些地方政府正在關注她的計畫,以學習如何將這些計畫推廣到其他社區。然而,雖然有一些NGO組織專注於為農民工子弟學校提供幫助,但像GSK這種聚焦農民工醫療的項目在中國似乎為數不多。
中國的醫療改革只是剛剛開始。諸如此類的計畫或許會開闢出一條新道路,形成示範效應。
来源:金融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