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美國基建有多落後?》一文後,我有些看法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在加拿大,但去過美國很多地方,也在那些地方住了不少的日子。我總體的感覺是,美國的小鎮和鄉村比中國農村不知要好多少。
至於大城市(比如紐約),有些地方確實很破舊(比如地鐵,建築),但這不是紐約的錯。想一下就知道,紐約是什麼時候造的地鐵,上海廣州又是什麼時候造的地鐵?中國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出現到現在也不過20多年。你不能拿現在剛買的50寸長虹液晶去比鄰居家裡的笨重的36寸SONY特麗瓏顯像管電視——畢竟他們家20年前買這個電視的時候,我們連收音機都還沒有。何況現在這個電視工作依舊正常,為什麼要換呢?
就像汽車工業一樣,美國的路上跑著大量舊車,中國的路上基本全是新車,哪個國家的汽車發展水平高,是一個根本無需爭論的話題。
美國如今錢緊(其實是政府緊,企業大把的有錢),而中國富的就是政府,4萬億沒地方砸,基本一半進了貪官口袋,一半造了豆腐渣工程(當然看著是很好看)。所以不必在意去比較這些面子上的東西,基礎設施只要夠用、穩定、可靠就可以了。美國沒有中國印度這樣龐大的人口,錢還是要用在刀刃上。我的觀點是,沒到真正故障百出不敷應用時,再升級不遲(當然需提前規劃)。
一個國家的實力,是他的政治制度和創新力,生產力,不是哪家的地鐵和發電廠更新更豪華。我相信,如果桑迪發生在北京,損失可能比紐約多10倍,儘管它怎麼看都比紐約更新更繁華。
美國基建有多落後?
去年夏天,印度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停電事故,受影響的人有6億之多。所以,當我前來探親的印度籍岳母表示包括華盛頓在內的美國東海岸地區 「像印度一樣糟」的時候,這一評價聽起來著實刺耳。當時,風暴德雷科(Derecho)正席捲美國東海岸,600萬美國家庭因此斷電數天,在酷熱天氣中飽 受煎熬。上個月,超強風暴桑迪(Sandy)又讓1000萬美國家庭陷入恐慌的境地。天氣預報機構預期,12月底會有一股很強的寒流,肯定會導致斷電。對 此,人們只能「聽天由命」了。
面對本國基礎設施質量的不斷下降,美國人到底是什麼時候養成了一種像印度人(或許還包括英國人)那樣的聽天由命心態?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上世紀五十年代,我的英國籍母親曾在美國住了幾個月。那時候,美國到處是令人眩目的未來派景象。在這裡你能看到空調,每個冰箱裡都有冷藏室,霓虹燈無處不在,就連工人階級也買得起車、開上寬敞的道路行駛。但在過去三十年裡,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基礎設施一天天老化。經歷了二十餘年的投資不足之後,這些基礎設施已破敗不堪,而美國人也已適應了這種現實。
未來12個月的某一刻,我們將能看出,美國是否有意願讓其基礎設施也步入21世紀。如果一切順利,美國國會將在明年1月1日前採取措施,避免到時跌落「財政懸崖」。作為相關協議的一部分,議員們將設定另一顆「定時炸彈」,「爆炸時間」定在2013年年底——在「爆炸」之前他們必須達成一項更大的妥協,否則就會面臨另一個「財政懸崖」。美國國會可能會縮減已然捉襟見肘的聯邦投資預算。而如布魯金斯學會都市研究中心(Brookings Institution Metropolitan Center)所言,人們希望的是,美國國會能削減其他預算以支撐投資,而不是從整體上大幅削減預算。
有三個方面值得擔憂。第一,美國電網、公路、國內機場和水道的破敗,引起的公憤少得出奇。這意味著,議員們目前在其他方面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比如捍衛現有的處於低位的資本所得稅,或維持可創造就業的國防預算)。搭乘美國國內航班時,你很難不每隔一段時間就遭遇航班嚴重延誤、取消或超訂,也很難忘記大多數乘客面對這一切時那超強的忍受力。
美國國內航班的很大一部分難題可通過建設「下一代航空運輸系統」(NextGen)來解決,它將使美國從二戰時所用的雷達網路切換到基於衛星的航班 追蹤系統。現有的安排建立在「軸輻模式」(hub and spoke model)基礎上,航空公司的每條航線都要經過某個地區性樞紐。樞紐如果停轉,會對整個網路造成連鎖影響。NextGen會讓飛行變得更安全,讓軸輻模 式變得可有可無。但美國國會對批准這項耗資至少250億美元的投資案興趣不大。
第二,大多數美國人都沒有意識到,美國落後世界其他國家有多遠。世界經濟論壇(WEF)的競爭力報告顯示,在9個類別的排名中,美國的基礎設施大多 排在20名開外;而在航空運輸質量和電力供應質量分類排名中,更是排在30名開外。網際網路是在美國誕生的——這類「去中心化」網路同時也是美國電網迫切需 要的。但經合組織(OECD)數據顯示,美國的平均網速只勉強達到韓國和德國等國的十分之一。在一個「全球IT超級高速路」已不再停留在口號的時代,這種差距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擁堵的交通不會扼殺萌芽中的美國創業者,但緩慢的網速卻可能是致命的。
第三,華盛頓目前處於兩黨對立的狀態,此時要求它向一項宏偉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大開綠燈,可能不太現實。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的數據顯示,僅僅是為了使基礎設施的質量維持在現有水平,未來十年美國就需要投入2.2萬億美元。根據目前的預算安排,美國政府在這 方面的支出連這個數字的一半都達不到。我們基本上只能靠信念才會相信,明年兩黨財政協議達成(如果真的能夠達成的話)之時,這方面的支出將會翻番、而不是 大幅降低。
與共和黨傳統相悖的是,許多共和黨人如今在意識形態上反對聯邦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履行任何重要職能,而是希望將這一職能下放到各州。因此,設想美國國 會會按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要求建立一家公共基礎設施銀行恐怕也不現實。該銀行可用100億美元作為種子基金,撬動大量私人部門資金,用於跨州項目投資——這在很大程 度上與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類似。這家銀行可能仍將停留在規劃中。
修建橋樑(偶爾修座不通向任何地方的橋)曾是美國兩黨的共同追求。在美國即將就其財政未來做出重要抉擇之際,值得強調的是,華盛頓需著眼於今後若干年設定相應的聯邦預算參數。在議員們採取行動之前,他們應該先去東亞轉轉,比如說從肯尼迪國際機場(JFK)到新加坡樟宜機場(Changi)、或香港赤 鱲角機場(Chek Lap Kok)、或若干其他機場,感受一下美國機場與東亞機場的差異。他們甚至可以在新德里的新機場轉機,搭乘一下這座城市帶空調的新地鐵(儘管他們可能需要忽略新機場周邊的中世紀環境)。我的岳母肯定樂於用印度香料奶茶(chai masala)來款待他們,然後輕輕搖搖食指,表達一下對美國電網的不屑。
来源:金融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