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民委星期三對外透露,中國2011年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貧困人口接近4000萬,即中國每十個農村貧困人,三個屬於少數民族。
儘管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羅蘭德不久前讚揚中國在扶貧工作上取得「史無前例的成就」, 但中國貧困人口仍然有官方認可的一億兩千兩百萬。在這一億兩千兩百萬的龐大貧困人口中,3917萬這一比加拿大總人口還要多的貧困人口生活在中國少數民族居住的農村地區。中國少數民族人口相對集中在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五個自治州和貴州、雲南以及青海八個省區。
今年五月曾經就政治改革問題與其它十多位中共老黨員上書中共中央的雲南昭通老黨員余永慶表示,雲南的少數民族居住得比較分散, 大多居住在多山的偏遠地區,中國政府應該加大對他們的扶貧力度
「因為歷史原因少數民族大都居住在比較貧寒的地方。他們從生產到生活相對都比較貧困。 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扶貧工作完全應該。」
按照中國政府修訂過的的有關規定,純收入不足2300元人民幣的人處於貧困標準線以下。如果按照世界銀行制定的每人每天最低收入1.25美元, 約合人民幣七塊九毛的標準,中國農村貧困人口超過兩億,遠比方公布的數據要高。
余永慶表示, 如果以現有的政府機構和體制對少數民族農村貧困人口開展扶貧和脫貧工作,工作效率和成效將大打折扣:
「因為中國現有的幹部使用制度上已經形成像有些人所說的無官不貪。中央對貧困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的扶貧撥款從上到下被層層剋扣, 真正最終落到老百姓手中的款大打折扣。我個人對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貧困人口的扶貧工作成效信心不大。」
中國國家民委相關負責人星期三表示,少數民族地區仍然是中國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開發任務更為繁重。
當被問到造成中國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貧困人口接近4000萬的原因這個根本問題時,居住在中國西南省份貴州黔東南的苗族楊正偉表示:
「說起來話長,但主要還是我們常說的中國社會的體制問題在作怪,因為政府嘴上說扶貧開發政策向老少邊窮傾斜,但實際上並不到位。有些工作只是表面文章, 做給人看的。 」
中國網上有博客在談論中國扶貧開發工作的得失時引用有「窮人的銀行家」之稱的孟加拉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和有「窮人經濟學家」之稱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印度裔英國劍橋大學學者阿馬蒂亞•森倆人的觀點表示,「貧困的根源不在生態環境,也不在少數民族文化,而在於制度設計未能適應少數民族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