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經合組織星期二調低了中國經濟的成長預期,原因是還沒有化解的歐盟經濟危機可能使中國出口在未來數月乏力不振。
雖然從中國政府公布的相關數據看,中國經濟已開始從三年來最糟糕的經濟增長中復甦和回暖, 但經合組織卻認為出口這一長期拉動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 「三駕馬車」之一卻可能欲振乏力,甚至會拖中國經濟發展復甦和回暖的後腿。
美國印第安納博爾州立大學中國經濟問題專家鄭竹園教授表示,如果中國內需此時再不給力,中國經濟成長的確會遇到麻煩:
「雖然現在中國設法逐漸將依賴出口轉為拉動內需, 但實際做起來實屬不易。現在看來, 明年歐洲經濟不會太好, 美國財政懸崖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今天的報紙上報導,美國明年的消費可能要減少2000億美元。 消費如果果真減少2000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勢必受到影響。為了擺脫出口乏力的局面,中國轉而開發亞洲市場。 印度是中國現在的大市場,最近中國與印度洽談。 其次,中國也拓展印尼、菲律賓、泰國和緬甸等東亞國家的市場。 雖然開拓新市場不宜,但中國出口基本上不會太差。」
廣州求心經濟研究所負責人經濟學者黨愛民表示,他對中國出口乏力不振樂觀其成。黨先生認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該發展內需,通過大力發展內需,特別是國民消費來改變中國長期依賴出口的格局,所謂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的出口作用正在淡化:
「出口作用正在被改變`,但一時半會將出口的作用完全淡化不大可能。這要逐步進行, 因為國際市場相互依賴的關係比較深,還在進行的生意不能馬上停下來。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還要看投資和消費。中共十八大不是提出到2020年國民收入實現倍增嗎,消費由此也可能增長。 此外,中國經濟起步晚,基礎設施相比還是比較薄弱,還可能再投資,再發展。中國經濟暫時要維持高增長要靠投資和消費。」
眾所周知,出口增速主要取決於外需。在中國目前四大貿易夥伴美國、歐盟、東盟和日本當中, 歐盟和日本的經濟情況不理想。中國商務部有官員透露, 今年完成全年外貿增長10%左右的目標任務困難重重。中國今年一到十月份的出口增長7。8%。鄭竹園教授表示,過去動輒百分之20到30的出口增長不太可能再現,中國在刺激國內消費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按照美國和歐洲的發展看,消費一般佔GDP的70%左右。現在,中國的消費還只佔GDP 的40%多,甚至還不如印度。所以,中國現在正設法將經濟發展重點從外銷轉為內銷,使國內消費佔到GDP的60%多。」
不過,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最終消費對於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5%,多年來首次超過投資的貢獻率。有專家解讀這是中國經濟結構進一步改善的一個令人欣喜的信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所日前發布的報告預測,今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復甦幅度可能超過預期,2013年將延續2012年第四季度復甦的勢頭,中國宏觀經濟將步入「次高速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