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工作者,只要是遇到有新聞價值,就像鯊魚見血,欲罷不能。不過,每次見到獨家新聞,我都問究竟消息來源是甚麼。新聞爆光的時機,也是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紐約時報》上個月,在非常敏感的十八大之前,已經報導溫家同平保的瓜葛。繼匯豐集團上星期將持有的平保股份全數沽出,這個星期的新聞焦點,就是十幾年前,時為副總理既溫家寶同人行行長戴相龍,有否以權謀私,讓平保避過了分拆的國家政策。
報導內容,有公開資料,亦有內部文件。其實,所謂內部文件,亦不是甚麼國家機密。畢竟,平保確實得到豁免,避過分拆。當中牽涉既人,亦非甚麼神秘人。要從資料來源推測有沒有甚至弦外之音,不容易。
找不到原因,就看有甚麼誘因。最正路的想法,是政治權鬥。另類一點的想法,就是外國勢力,想做「唱衰中國」。當然,亦不可以排除,行頭內既競爭對手,出招鬥法。這件事,想要有幾多想像空間,就有幾多想像空間。
先旨聲明,我並非幫溫家寶講說話。在大陸行事,由潛規則到明規則,究竟是甚麼一回事,大家心照。奧維爾(GeorgeOrwell)寫的1984,時至今日仍然值得重溫:當權者鬥法,並不代表社會變得開明。真正開放自由社會,經濟活動不同政治介入。
說到底,都是制度問題。
財金行業,一直以來,都是受到高度監管。不過,社會經濟每次出問題,就有人提出,對財金企業監管不足。而監管越多,政府手指模就越多。這些手指模,無論有心抑或無意留下,都會令人生疑,過程中究竟有沒有人上下其手。
就算在外國,投資銀行何嘗不是和政治圈子過從甚密?財金行業要有政府撐腰,方可以用人家的錢,槓桿再槓桿;政府也要靠財金行業,財技治國。
政府不做不必要的監管,也不作擔保,更不會拯救營運不善的財金企業,聽起來好像很危險。不過,當政府與財金企業大被同眠,同樣是社會的禍害。溫家與平保事件,最重要的反省,是假如沒有政府撐腰,這間企業今天會否有如此規模和成就。政府對保險業的介入,又應該要有多深才是必要。沒有制度上的改革,任何人做總理和人行行長,同樣事情發生只會重複發生。
與其用陰謀論去想甚麼人做了甚麼事,我覺得最重要是反省,究竟真正的民營企業在大陸是否有生存空間?政府的干預,又是否太過深呢?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