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改革,已經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其13億的人口,和人口的密集程度,這意味著,中國新一代領導人面臨的問題是棘手的。
發展模式
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已經使500萬人脫離貧困。不得不說,在最初幾年,中國的經濟運轉十分出色,但是現在需要改變。
中國和西方分析家說,必須重新平衡經濟,給予更多的消費者,而不是投資,其中大部分是政府主導和浪費。
中國有許多國有企業佔有絕大部分市場,應該要開放外企進入、競爭。
政府不該捍衛這些國有企業巨頭,應該多多支持小型公司與中小型公司。因為這些新興公司可能更好帶動未來經濟增長與就業。
中國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同意並支持這些觀點。但問題是,中國政府會採取什麼樣行動解決這些問題。
支持者說,這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牽制,促使了巨大的經濟刺激,而不是結構性改革。
批評者認為,受中國是一黨制國家的影響,導致政府腐敗,需要立即改變。
中國的國有部門,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只佔一半,但是他們獲得的利益卻高達70%。他們申請銀行貸款,也是最低利率。
霍德明(北京大學經濟學家)表示,國有部門被迫撤退是「不可想像的」。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可能使國有企業進一步擴大,因為這樣才能使其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競爭。
貧富差距
1978年,當中國開始了經濟改革,人民的人均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
城市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偏遠地區,沿海省份的富裕程度遠遠領先於內地。中國社科院表示,城市和農村之間的人均收入差距自1985年以來上漲了68%,成了亞洲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
政府擔心過大差距可能會引發社會動盪。在四川這樣的內地省份推出消除貧困計畫,並且廢除擁有百年歷史的農業稅,以證明其承諾。
政府也極大的擴大了醫療保險,受益人口增加了十倍,達到8.3億。教育投入也是如此。
然而,有部分反對者表示,中國人均生產總值只有6%用於社會福利,與世界上其他發展國家相比,僅僅只有一半。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治理制度,社會福利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負責,但是無論北京如何威逼,地方政府總是說沒有足夠的錢。
環境問題
中國的火箭式增長創造了一個世界上最複雜的環境問題。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繼續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
自2003年以來,道路上的汽車數量翻了4倍,這一點,導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壞境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球3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有20個在中國。
中國政府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提出了恢復環境的方案,如利用中國西部黃土高原,建造大量風力發電機組,自2005年來,風力發電容量每年翻倍。
為解決環境問題,政府落實到法律和監管框架。雖然執行起來,尤其是在地方一級,仍然是不完善的。
除了清理「高增長,高污染」,中國仍面臨著國家發展的挑戰。
亞洲開發銀行的Joanna Masic說:「他們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收益,但是仍有4.8億人沒有衛生設施、1.2億人沒有自來水供應。」
更高的期望
隨著中國人民變得更加富有,更多的人受過良好教育,他們的人生目標也隨之改變。
他們不再只是希望下一代領導人帶來經濟的運轉,創造就業機會和財富,他們更想要更好的服務和更多的自由。
目前,每年有600萬人在中國的大學畢業,和1998相比,增長了6倍。超過5億人經常使用網際網路,尤其是新浪微博(weibo.com),智能手機推動了社會人民的積極性。但是有時,會出現環境問題引發的抗議。
人們是否更快樂,以及更富裕,調查結果往往是十分矛盾的。
Richard Easterlin(美國南加州大學)表示,2007年與1990年相比,中國的第三富裕階層更滿意現在生活。但是其他人群卻不是。
部分原因可能是更高的期望,人們都知道他們的生活有所改善,但認為別人過得更好。
人口問題
中國的生育率是世界上最低的,部分原因是由於計畫生育政策。這限制了城市夫婦只能生一個孩子,除非有特殊情況。
這點導致的是,中國年輕人越來越少,老人越來越多,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年輕人需要支付更多的退休金與醫療保險給老人。
勞動人口將在2015年開始減少,工資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中國也將很快擁有比歐盟更多的老齡人口。
由於計畫生育政策也導致一些異常情況發生。中國父母在胎兒超聲波掃瞄時大部分都表示出,想要一名男孩。中國每220個嬰兒,其中有120個是男嬰,只有100個女嬰。
據估計,到2020年,中國將有2400萬男性找不到結婚對象。
學術界與政府智囊團呼籲,廢除計畫生育政策,這樣做會受中國年輕一代的歡迎,他們可以幫助中國恢復生育率。但是高級官員沒有任何表示,他們擔心會出現人口爆炸。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