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孩子的童年留下的是什麼?(圖)



(網路圖片)

童年,人生只有一次。

在大多數人看來,童年意味著天真,童年意味著快樂,童年意味著幻想,童年意味著無憂無慮,童年還意味著具有極大的發展潛能和可塑性。

孩子的童年留下什麼?這是一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問題。所以有的父母輕而易舉地回答:我們當然傾己所能,給孩子一切。但童年的孩子真正需要什麼,關注什麼,父母考慮過嗎?更有不少父母,在「一切為了孩子好」的庇護傘下,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早早地設計好了孩子的成長宏圖。然而,父母是否知道,孩子的能力與特長是不是與這樣的設計相吻合呢?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我們的下一代理應有更幸福快樂的童年。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提到對童年的感受,相當多的孩子不無憂傷地表示:「我們除了讀書以外沒有其他娛樂,我們缺少玩耍的夥伴,我們揹負父母的高期望,我們沒有自己的秘密,我們不能自己選擇未來……」這,通常就是我們看到的現象:孩子的童年,往往承載了過重的負荷。童年不再天真,童年失去了快樂,童年消失了幻想,童年開始與憂愁相伴。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給孩子的童年留下什麼呢?

留下「童年」本身

百餘年前,自然主義教育運動的倡導者就提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這樣的觀點至今仍為不少人所津津樂道。不可否認,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價值觀的多元化趨向,我們越來越忽視了孩子童年的天性。從本質上看,天性是需要逐步展開並慢慢加以引導的,而這與競爭社會對人才的迫切需求似乎並不合拍。所以,以犧牲孩子童年的天性來換得的快速成長,往往成為許多父母的選擇。

淘氣頑皮、好奇好問是孩子最典型的天性。孩子生理髮展的特點決定了童年期的心理活動特點。孩子活潑好動,不僅愛玩買來的玩具,也喜歡戲水玩泥沙,還愛拿著彩筆塗塗畫畫,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孩子玩耍、描繪和探索的對象;孩子會纏著你問「這是為什麼」,「那又是為什麼」,每天少不了要聽幾個故事才心滿意足……

現代父母通常用高智能化的玩具來限制孩子玩泥沙,為的是避免孩子弄髒了小手,弄髒了漂亮的新衣服,還以為這是開發孩子智能的最佳選擇;現代父母讓孩子成天待在家裡不能外出,怕的是孩子在探索中遇到危險;現代父母為孩子準備好一大摞圖書和VCD碟,以為這比回答孩子的問題和講故事更有權威……

然而,正是父母的精心設計限制了孩子天性的展開。試想,玩泥沙哪有那麼多規則和羈絆?不經歷探索的「風雨」,又怎見發現的「彩虹」?源自天性的遊戲、玩耍和發問是童年期孩子每天的活動,這些活動具有啟發性,既是兒童學習的自然途徑,又可以幫助他們進一步瞭解社會及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尊重孩子的天性,還孩子真正的童年,父母會驚喜地發現:孩子不僅會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智慧與創造的靈光也會時常閃動。

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不要因為孩子看起來尚小而對孩子的心理需求不聞不問。其實,孩子也有著豐富的、與眾不同的內心世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其心理需求也各不相同。例如,一歲左右的嬰兒,日常離不開照料者,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種對他人、對社會的信任感及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以更好地適應周圍世界;兩歲左右的孩子,會說會走會自己吃飯,通常會對大人的要求說「不、不要」,努力嘗試自主性的探索,充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四五歲的兒童則迫切需要參與各種各樣的玩耍和同伴之間的交往,從遊戲和交往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小學階段的兒童,最希望能處理好學習與玩耍、家長與老師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從童年邁向青春期的孩子,則開始渴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具有更強的自我關注與自我體驗的願望。

孩子的心理需求還因家庭和父母的養育方式而異。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以及獨生子女現象,易造就兩類親子交往的家庭類型:過度關注型與參與不足型。在過度關注型家庭中,父母處處過多關心孩子、介入孩子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又對孩子限制有加。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時常會發出「被父母那無形的手所捆綁」的感嘆,內心迫切需要自由與探索。後一種家庭,由於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客觀原因),或是不情願讓孩子過多地拖累自己而對孩子關愛不足(主觀原因),使孩子在親情交流方面的需求更為強烈。很多時候,父母會想方設法給孩子以物質上、金錢上的滿足,但物質生活的豐富又豈能替代情感交流的匱乏?

對孩子進行合理的早期教育

童年期離不開早期教育。讓孩子儘可能早地學知識、學技能,從而不錯過發展的關鍵期,是早期教育的主旋律。但我以為,真正能使孩子獲益的早期教育具有以下兩個特徵。

一是不僅只往孩子的頭腦裡灌輸知識,或是手把手教會孩子一些技能,而是知(認知)、情(情緒)、意(意志)協同培養。在一些西方國家,近幾年對「情緒智慧」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研究。著名的「糖果實驗」表明,孩子們能眼見糖果而抵制其誘惑的,長大後適應能力較強、人緣好、有信心、積極進取,個性也較穩健可靠。而那些經不起誘惑的孩子,大多比較孤獨,容易灰心,無法承受壓力,易逃避挑戰。

或許知識與技能的培養看起來較「實」,而情緒與意志的養成似乎較「虛」,難以把握。但新近的研究結果表明,與父母們常持的「智商決定論」不同,知識與智力在人的成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有限,而情緒與意志似乎比智商更為重要:諸如信心、恆心、毅力、忍耐、抗挫折、友善合作等「看不見的手」,在孩子的未來發展和成功與否中所起的作用或許更大。因此,早期教育亟待「虛」「實」結合,注重對孩子情感和意志品質的錘煉。

良好的早期教育的另一個特徵是,對早期教育過程的關注應超越對早期教育結果的關注。在談到國內的足球氛圍時,外籍教練米盧就說,我們太過關注足球比賽的結果,忽視了足球本身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這話同樣點出了許多家庭教育的誤區——父母通常只關注家庭教育的結果,而對過程漠不關心。實際上,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過程。以學鋼琴為例,學琴幾年而最終沒有成為鋼琴家的孩子,手指靈活了、懂得了音樂語言、陶冶了性情,這難道不是童年不可多得的收穫嗎?並非只有拿到多少級證書才意味著收穫。只關注結果的早期教育,通常伴隨的是父母的拔苗助長心態和孩子的厭學心理。即使終極目標得以實現,孩子也難以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身教大於言傳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中國母親有一種明顯的心理感受:自我喪失感和親子一體感。自我喪失感指母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受到因關注孩子成長而造成自身發展與興趣愛好受制約、情感體驗遭忽視、視野變狹窄、孩子對自己的發展與成熟帶來若干不利影響的一系列體驗;親子一體感則指母親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續,視孩子為自己生活的主要目標與中心,具有和孩子不可分割的一體化感覺,而不是將自己和孩子作為兩個獨立個體的一系列感受。這反映中國母親在有了孩子後,最普遍的表現是過度關注孩子,將孩子作為自己的全部和人生希望,從而忽略了自身的情感體驗、發展需求、興趣愛好等。因此,父母將孩子的成功與否看做是自己成功與否的主要指標之一,常常對孩子期望甚高,卻放棄自身的努力和進一步發展。

然而,心理學家發現,把父母的言傳和身教相比,身教的效果要大得多。這就意味著,父母對孩子的諄諄教導,其影響力不及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和自然流露的價值取向。所以,父母不應對自己和對孩子採取兩套不同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求知上進,自己就不能只想著娛樂消遣;要求孩子應該遵守規則,自己就切忌為所欲為;要求孩子不能撒謊、罵人,自己就要避免天馬行空、出口成「髒」……一個有說服力的證據是,許多父母攜兒帶女尋求心理諮詢,事實上,孩子的所謂心理問題,有三分之二以上與父母有直接關係。可以說,孩子的童年,在某種程度上正是父母為人處世的折射。

毫無疑問,父母不僅構成影響兒童發展的外在環境因素,而且是兒童發展的實際參與者。父母的認知、情感、態度等形成的家庭環境與兒童的成長關係十分密切,需要父母給以充分的關注。

給孩子的童年留下什麼?這個出給父母的考題,需要父母用心做出回答。



来源:家庭醫生在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