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植榮撰文認為,僅從中國勞動者的生理年齡上講,推遲退休年齡是適宜,甚至是必要的。那麼,養老金缺口真的存在嗎?筆者推斷,統計部門可能是玩了一個「瞞天過海」之術。
近來,「延遲退休」的話題仍在持續發酵2012年9月26日,中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理事長戴相龍在發展平臺經濟與促進區域合作高峰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承認養老金有缺口,為了達到收支平衡,戴相龍說:「比如養老金交30年,就可以獲得養老金了。那今後30年不行,可能要交35年。現在60歲退休了,將來可能63歲退休。」
《北京晚報》2012年8月7日發文稱:「目前,輿論幾乎都呈一邊倒的趨勢,都對準了養老金。認為是因為中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產生了巨大的空洞,無法正常運轉,因此需要延長人們的繳費年限來填補這個大窟窿。」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等提出的研究報告稱:「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中國銀行研究員廖淑萍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到2033年養老金缺口將達到68.2萬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黎建飛稱,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52.8歲,而現在為73歲。這意味著當年確定的退休年齡甚至超過了大多數勞動者的平均預期壽命,而同樣的年齡在今天卻使還有若干年勞動能力的勞動者失去了勞動資格。
因此,僅從我國勞動者的生理年齡上講,推遲退休年齡是適宜,甚至是必要的。那麼,養老金缺口真的存在嗎?
1.「收支結余」無懸念
由於無法得到養老保險基金完整的審計報告,我們只有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每年發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瞭解養老保險金的收支情況,但該報告數據質量極差,不少數據甚至不能自圓其說。
例如,《2009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從業人員為77995萬人,可在2010年的公報中卻抹去了該數據,在2011年的公報中該數據又露面,卻改為76420萬人。從業人口由77995萬減少到76420萬,而公報卻稱每年的就業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0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168萬人,2011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221萬人。對比前後數據就不難發現,
其中確實存在「貓膩」了。
筆者推斷,統計部門可能是為了讓數據「好看」些,就對每年統計的新增就業人口數據裡注入一些「水分」。後來發現,這樣一直向數據裡「注水」,就會使從業人口超出中國總人口,於是,就玩了一個「瞞天過海」之術,讓某一年的從業人口數據斷裂,然後,從下一年開始,再從一個較小的數據逐年加起,繼續向數據裡「注水」,結果依然是「就業工作成績喜人」。
有關數據顯示,2011年,養老保險徵繳收入13956億元,繳費職工21565萬人,平均每個職工繳養老保險6472元。同年,有6826萬離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12765億元,平均每人領取18701元,收支結余1191億元。
由此可知,撫養率(供養一個領養老金的人所需交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8701÷6472=2.9。也就是說,撫養率為2.9就能做到收支平衡,大於2.9則有結余,小於2.9就會出現虧空。
從能獲得數據的1992年至今,我國的撫養率一直高於2.9。但在2004年以前,由於養老保險制度處於建立初期的調整階段,很多退休老職工繳養老保險的年限短,確實出現過幾年虧空,但由於每年政府對養老基金進行財政補貼,每年的總收入仍大於養老金的總支出。從2004年開始,養老金本身的收支一直有結余,2004年結余83億元,2011年結余1191億元,平均每年結余增幅為46.3%。
2002年有11128萬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到2011年,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增加到21565萬人,平均每年增幅為7.6%。這期間,領取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從3608萬人增加到6826萬人,平均每年增幅為7.3%。如果未來繳養老保險的人數增幅一直高於領養老金的人數增幅,就意味著養老金每年都能做到收支結余。
2.「大斗進,小鬥出」怎會虧空。
我國養老保險繳費率在世界屬於偏高的國家,是工資總額的28%,其中包括用人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而美國養老保險繳費率僅為工資總額的10.4%,其中個人承擔4.2%,用人單位承擔6.2%。我國養老保險的繳費率是美國的2.7倍。
我們再看看養老金的替代率。2011年,全國城鎮退休人員平均領取養老金18701元。據人社部發布的《201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2452元,同比增長14.3%;2011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24556元,同比增長18.3%。
人社部只給出2011年全國城鎮就業人員為35914萬人這一數據,卻沒有給出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人數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人數。我們只有參考國家統計局編寫的《2011年中國統計年鑑》中的數據。
2010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總數為34687萬人,私營企業就業人員為6071萬人,個體就業人員為4467萬人,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合計為10538萬人,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為24149萬人。這樣,我們可以算出全國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為36978元。
我們按2011年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比2010年增長15%計算,則2011年的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42525元。依此可算出,2011年的養老金替代率為44%。而歐美國家的養老金替代率大多在60%左右,有的高達80%。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的養老金是「大斗進,小鬥出」,也就是說,繳的養老保險多,領的養老金少。照此下去,在人口年齡結構沒有大的變化的情況下,我們的養老保險基金結余只會越來越多。
3.「養老基金缺口」子虛烏有
我們把16-60歲有勞動能力正在工作或希望工作的人口叫經濟活動人口,也就是就業人口與失業人口之和。有的初中畢業就業,有的高中畢業就業,有的大學或研究生畢業就業。我們把開始就業的平均年齡設定為20歲,這樣,19歲的人替代59歲的人就業,18歲的人替代58歲的人就業,依此類推,零歲的人替代40歲的人就業。
如果前一隊列替代人口數一直大於後一隊列被替代人口數,就意味著新增繳養老保險的人數大於新增領養老金的人數,這樣就做到每年養老金本身的收支結余。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8-19歲的人口為9870萬人,48-59歲的人口為9234萬人,前一隊列人數大於後一隊列人數,這說明,到2022年每年新增就業人數都會大於新增退休人數。換句話說,在2022年前,每年養老金都能做到收支結余。
同時,0-7歲的人口為4920萬人,40-47歲的人口為10170萬人,平均每年替代缺口為(10170萬-4920萬)÷8=656萬人。但是,城鎮化讓大量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城鎮,2009年城鎮人口為64512萬人,到2010年增加到66978萬人。201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79‰,2010年農村遷移到城鎮的人口為2157萬人,而這些人多數是經濟活動人口,即使13年後城鎮化速度放緩,每年從農村轉移到城鎮的勞動力仍能彌補城鎮勞動力空缺。
所以,從2023年到2030年的撫養率會一直大於2.9,並不會出現「養老金缺口」。
2010年零歲和1歲嬰幼兒死亡率分別是3.82‰和1.11‰,2-34歲人口死亡率均未超過1‰,但從35歲開始死亡率快速上升,到75歲升至41.51‰。年齡別死亡率的這種變化規律會使繳養老保險的人數增幅加大,使領養老保險的人數增幅減小。所以,如果把死亡率考慮進去,撫養率大於2.9的年限至少會延長至2033年。
2011年,養老金累計結存19497億元,即使這筆錢不進行其他投資,只是存銀行,按3.5%的利率計算,到2033年賬戶餘額為41558億元。如果按2011年的標準,政府每年財政補貼養老基金2272億元,到2033年財政補貼本息累積額為73451億元。這樣,2033年養老基金賬戶累計結存額為115009億元。
通過論證我們得出結論:「到2013年養老金的缺口18.3萬億」、「到2033年養老金缺口將達到68.2萬億元」的觀點純屬無稽之談。相反,按目前養老制度及人口要素外推,到2033年,養老基金賬戶會有11萬億元的結余。
4.預期壽命≠真實壽命
人社部在2012年7月2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延遲退休年齡將借鑒國外經驗,擬對不同群體採取差別措施,並以「小步慢走」的方式實施。專家官員普遍贊成延遲退休,其中一個理由是中國人的壽命延長了。
首先,我們必須弄清「預期壽命」這個概念,它是指假若當前的年齡別死亡率保持不變,同一時期出生的人預期能繼續生存的平均年數。例如,某一天出生了一批人,這一批人有的出生後就夭折,有的僅存活幾天,有的存活幾個月,以後每年都有一些人死亡,或死於疾病,或死於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或死於交通事故,或死於生產事故,總之,這一批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剩餘的人數會越來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0-9歲的死亡率從3.82‰逐年下降到0.28‰,10歲反彈到0.30‰,11歲又降為0.29‰,12歲回升到0.30‰,從13歲開始到100歲以上,死亡率隨年齡增長一直上升(只有26歲例外),由13歲的0.29‰上升到100歲以上的454.35‰。
據此推算,假定2010年某一天出生1000人,只有697人能活到73歲,有9人能活到100歲以上。依2010年年齡別死亡率推算,2010年新生兒預期壽命為70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平均壽命」,也就是一群人根據給定時期年齡別死亡率計算出來的平均存活年限。
可見,預期壽命與年齡別死亡率相關,而嬰兒死亡率對預期壽命影響最大,死亡一個嬰兒就把預期壽命拉下一大截。舉個例子,有對夫婦生了6個孩子,其中2個出生後夭折,4個到72歲自然死亡,這6個孩子的平均壽命是(0×2+72×4)÷6=48歲。另一對夫婦只生了一個孩子,同樣活到72歲,這個獨生子女的壽命就是72歲。
一般來講,嬰兒死亡率與生育率成正相關關係,即死亡率隨著生育率的升高而升高,隨著生育率的降低而降低。這是因為,生育率低的家庭,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和精力撫養孩子,精心呵護,嬰兒死亡率自然就低。而生育率高的家庭,分攤到每個孩子身上的撫養費和精力都會減少,孩子得不到精心照料,有病不能及時醫治,死亡率自然就升高。
可以看出,在疾病、衛生保健水平、生活質量和環境等影響壽命的各種因素沒有大的變化的情況下,減少生育率就可以延長預期壽命。
所以說,計畫生育政策為中國人預期壽命的增長貢獻了很大的份額。根據人口學家和醫學專家的研究,嬰兒出生後一個月內死亡人數佔出生後12個月內死亡人數的30%-50%。計畫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育齡婦女的生育率,其中不少是通過墮胎措施減少的生育率。這些被流產的胎兒不能計算進出生人口,也就減少了嬰兒死亡率,延長了預期壽命。
「黑戶」也在「拔高」預期壽命。有些想要男孩的家庭,如果第一胎生下的是女孩,則隱瞞不報戶口,以期生育第二胎不遭懲罰。同樣,為了避免懲罰,父母隱瞞超生子女不報戶口。例如,2000年人口普查生育率為1.22,這一數值顯然低於真實情況,說明瞞報、漏報現象嚴重。由於這些「黑戶」自生自滅,沒有官方數據記錄,這就在統計中低估了嬰兒死亡率,高估了預期壽命。
除生育率外,戰亂、瘟疫、飢荒等自然和人為災害也會影響預期壽命。現在處於和平時期,一些疑難重病也能得到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全社會的抗災、減災能力也在加強,大規模非正常死亡現象發生的機率非常低,預期壽命必然就會延長。
而且,統計數據質量也會影響到預期壽命的表達。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0-4歲兒童死亡率為1.29‰,而世界人口壽命最長、富裕程度排在世界前列的日本這一數據是3.2‰,法國、德國和希臘均是4.1‰,澳大利亞是4.9‰,英國是5.4‰,加拿大是5.9‰,美國是7.5‰。
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根據各國兒童死亡率經驗值和我國不同時期的數據,用加權樣條平滑法估算出我國2010年0-4歲兒童死亡率為18.4‰。再比如,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零歲嬰兒死亡率為26.9‰,而到2010年的人口普查,零歲嬰兒死亡率竟降到3.82‰,十年內降幅如此之大,根本無法做出合理解釋。
所以,簡單地說「中國人的壽命從建國初期的53歲延長到現在的73歲」會誤導養老政策的制定,即便按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推算,中國人的預期壽命也僅有70歲。預期壽命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生育率的降低,如果只考察成年人的壽命,預期壽命的增長非常有限,絕對達不到20歲。讀者可以從自己家庭過去幾代人的壽命驗證這一結論。
5.主要問題仍是「雙軌制」
通過上文的論證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以「養老基金虧空」和「中國人壽命增長」為由提出延長退休的政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那麼,中國養老制度有沒有問題呢?可以肯定地說,中國養老制度有問題,而且問題很大,但不是退休年齡問題,而是「雙軌制」。
《人民日報》2012年8月2日刊文稱,實施差別化退休就怕「差出不公」,如果養老保險「雙軌制」不及時加以妥善解決,任何有關退休年齡調整的風吹草動,都會招致更大的不滿。
值得注意的是,呼籲延遲退休者,都是不繳養老保險的官員和專家,有的專家甚至極力為「雙軌制」辯護,稱「雙軌制」合理。例如,有專家提出:「雙軌制是歷史原因形成的,並且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不像企業有市場營收,自負盈虧,而是公益性質,經費來自國家財政撥款。」
也有官員、專家稱,延遲退休年齡,是替國家著想,給國家減輕負擔。有學者講道:「延長退休年齡可以使我國養老金每年增加40億、減支160億元……多收5年,少付5年,這一進一出給國家減少了多少養老壓力?」
筆者不禁要問,百姓自己掏錢買保險養老,而且繳的養老保險金多,領的養老金少,怎麼會給國家帶來養老壓力呢?給國家帶來養老壓力的不是百姓,而是那些不繳養老保險反而領的養老金是百姓3倍的特定人群。
由此看來,延遲退休年齡之爭,其實就是兩個集團的利益博弈。那些坐辦公室、乘轎車不繳養老保險的少數人為多獲得利益,就提出延遲退休年齡;而那些在車間、工地拋灑汗水的多數人,為盡早讓疲憊的筋骨得到休息,不得不捍衛退休年齡不變,儘管這些人沒有多少話語權,但他們畢竟是沉默的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