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一張相片「現在全世界都流傳」(圖)



在送習近平(前排中)上大學時,梁家河村民和習近平的合影。(網路圖片)

【看中國訊】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即將在十八大上正式接班的習近平、李克強等都曾是知青﹔外媒稱,中國正進入「知青一代」掌控政經命脈的時代。知青生活經歷對他們的心理和施政影響,成為一大關注焦點和討論話題。習近平7年的知青插隊生活被媒體不斷挖掘、曝光。

習近平曾「大夢初醒」

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在父親習仲勛被打倒後,習近平也隨著上山下鄉的浪潮被派到陝西延安梁家河村。

2003年,福建省外大學校友會等機構編撰《福建博士風采》叢書,首捲入編381位博士的故事,有網民貼出習近平在書中「自述」的全文,習寫道:「我1969年從北京到陝北的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練很大。最大的收穫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

習早年在福建任官時接受《中華兒女》雜誌專訪時,曾主動提及。習感慨稱,他從北京回到梁家河後,專門拜訪姨父,姨父沒有給他前途,只是語重心長地給了他一句話:「你現在這個情況,不靠群眾還能靠誰?」姨父的話令16歲的習近平大夢初醒,惟有回村老老實實「和群眾打成一片」:與村民一齊挑糞下地、播種、收割;做過赤腳醫生、記工員、農業技術員。

習後來回憶說,「在梁家河我跟大家一起幹活,生活習慣了,勞動關也過了,群眾到我這串門的人也多了,我那窯洞逐漸成了那個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絡繹不絕,講古今中外,講他們感受到的新鮮事,漸漸地就連支部書記有什麼事都找我商量。」

「這張相,現在全世界都流傳。」

習近平1975年秋天被推薦讀清華大學要離開時,有十幾個村民硬是要步行60華里(約30公里)送他到縣城,晚上一同擠在國營旅館的一間平房裡打地鋪睡。第二天,他們一同到照相館照了紀念照,那是村民們第一次照相,花了五元五角錢。習近平要付錢,大夥兒不讓,最後你三角他五角湊夠了這些錢。

村民呂侯生接受港媒《蘋果日報》採訪時說,「習大哥離村那天,我們一幫年輕人送他幾十里地,直到縣城,他老哥曾感動得不想走,我們罵他:‘你不回北京,以後我們去北京誰管我們飯?!’他才不情願地走。那天晚上我們一起住縣城旅館,第二天一起去照相館照相。這張相,現在全世界都流傳。」

「上山下鄉」被指責是「變相勞改」

知青指從1950年代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為止,自願或被迫從城市下放到農村做農民的年輕人,這些人中大多數人實際上只獲得初中或高中教育,少數獲得大學或大學以上教育。中共為解決城市中的就業問題,加上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為止,許多中學畢業生即無法進入大學,又無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革的動亂,使得中共領導機構意識到他們需要尋找一個辦法將這批年輕人安置下來,以免情況失去控制,故從1950年代中開始,就組織將城市中的年輕人移居到農村,尤其是邊遠的農村地區建立農場墾荒。

知青「上山下鄉」曾被指責是「變相勞改」。從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末,上山下鄉的知青總數估計在約1,200至1,800萬人之間。很多人未能獲安排返回城市,知青死亡、精神分裂者為數不少,成為一代人的慘痛記憶。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