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太子黨、共青團背景的中組部長李源潮,在18大政治局常委會多項預測名單中,一直是熱門人選,幾篤定在18大「入常」。
太子黨加團派 背景雄厚
1950年出生的李源潮,出身高幹家庭,父親李干成文革之前即是上海市副市長,母親呂繼英早年是蘇北婦運先驅;是根正苗紅的太子黨。
李源潮從上海復旦大學數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同時兼任校團委副書記,開始在共青團系統嶄露頭角,之後擔任共青團上海市委書記、共青團中央書記。 1990年,李源潮離開共青團,轉往宣傳系統工作,曾任中央對外宣傳小組一局局長、中央外宣小組副組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1996年任文化部副部長。2000年調至地方任職,歷任南京市委書記、江蘇省委副書記、書記。2007年17大前夕,上調北京任中組部長,17屆一中全會更上一層樓,當選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躋身權力核心。
具團派背景,經過宣傳、組織系統歷練,加上地方大省工作經驗,讓李源潮在同儕中更為亮眼。而他與胡錦濤、李克強的共事,亦是其仕途發展重要助力。
雙李共同出書 關係深厚
李源潮在共青團中央任職期間(1983-1990),曾接受胡錦濤領導(1982-1985),讓胡注意到其工作長才。與李克強交情更為深厚,二人在共青團中央結識,1983年同時當上團中央候補書記,1990年同任全國青聯副主席。雙李還投入厲以寧門下博士生,91年,李克強、李源潮等把碩士論文增添股份制內容後,集結出書:《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當時書中論點頗受經濟界關注,後漸成為官方政策。
對於習近平力主「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目前還擔任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的李源潮,對黨建工作、幹部選拔自是駕輕就熟,有助習近平掌管黨務。
中組部掌管省部級幹部調動,對於李源潮心目中的好幹部條件為何?同為復旦校友、曾任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的詹國樞概括為「四事」幹部--想幹事、會幹事、幹好事、不出事;李源潮提出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選好人、用好人、培養好人,把得票較高,敢於負責、不怕得罪人、真正能擔重任的幹部選拔到關鍵崗位上,使用那些想幹事、會幹事、幹好事、不出事的幹部。詹國樞認為,這四條標準應系李源潮發明,起碼經過深思熟慮、仔細琢磨總結出來的標準,不是空話套話、官話假話。
無緣當數學家 政壇發光
大學讀數學系,當時李源潮的目標就是當個數學家,從事研究工作,沒想到後來發展事與願違。走出校園,李源潮從共青團發跡,太子黨加團派,加上與上海幫、北大幫也搭上關係,因此在政壇發展十分順利。「入常」之後,可能分管中紀委或是稍早傳聞的國家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