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秦山核電站建築工地
中國環境保護部日前在一份報告中承認,中國核安全問題「不容樂觀」,除安全管理亟待提高之外,中國使用多種不同類型、不同標準的反應爐及技術也使核管理及安全問題複雜化。
中國環保部一天前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報告細節。報告說,中國核電多種堆型、多種技術、多類標準並存的局面給安全管理帶來一定難度,所有運行和在建核電廠需進一步提高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的能力。
法新社發自北京的報導指出,這份有政府部級機構發布的最新報告表明,中國政府即將重啟核反應爐建設的審批工作。去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中國當局檢查了41座已投入運行或正在興建中的核反應爐的安全標準,並暫停了一批原定上馬的核電項目。
上述報告是中國政府評估中國核電工業安全整體舉措的組成部分,顯示中國在重新啟動核電項目之前,可能會在技術和安全標準方面有所調整。
目前中國運行和在建的核反應爐,有法國的、美國的和俄羅斯的等不同類型反應爐,還有中國自行研製的國產反應爐,可以說是多種堆型、多種技術、多類標準並存,使安全管理問題複雜化。
報告建議必須改善和提高核事故應急系統的能力。報告建議加快廢止陳舊核設施,分享和改善獲取信息的渠道,加強核安全領域的研發,以及改善對放射性廢物的處理。
在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之前,中國的目標是爭取在2020年核電總裝機容量達到8600萬千瓦,但中國官方媒體今年夏天曾報導說,這預定項目標已降低到總裝機容量4000萬千瓦。據統計資料,截至去年,中國目前正在運行的核反應爐數量大約是15個,總裝機容量大約為1200萬千瓦。
自從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中國公眾對本國核電設施的安全也表示很多憂慮。當局發布這份核電安全評估報告,承認中國的核設施存在安全隱患,並承諾改善安全管理和重大事故應急系統能力,顯然是政府試圖建立公眾信任而作的努力之一,以期消除民眾對核安全問題的緊張和疑慮。但面對公眾輿論對核設施的一定程度的反彈,中國政府仍然認為,只有繼續開發核生產能力,才能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以及減輕由燃煤發電導致的環境污染。
来源:法國國際廣播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