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溫和派的逆襲

作者:托馬斯.L.弗裡德曼 發表:2012-10-13 14: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過去半個世紀裡,中東政治的一條鐵律便是,極端分子會笑到最後,而溫和派總是退出舞臺。這也是上週五在利比亞班加西的遊行那麼與眾不同的原因。這次,溫和派並沒有就那樣銷聲匿跡,他們聚集在一起,衝擊了伊斯蘭民兵組織「伊斯蘭教法支持者」(Ansar al-Sharia)的總部大樓。該組織的成員涉嫌開展了對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的襲擊,造成了四名美國人死亡,其中包括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克里斯·史蒂文斯(Chris Stevens)。

目前尚不清楚此趨勢是否會持續下去,或是得到進一步發展。我曾譴責過那些偏執的聲音,它們經常讓該地區每個人都噤若寒蟬,因而當我看到,利比亞人舉著「我們希望為克里斯伸張正義」以及「打倒基地組織」等標語——並要求武裝民兵組織解散時,我感到十分振奮。阿拉伯/穆斯林媒體發表的一些極其誠實的文章也發出了同樣的聲音——它們對那個YouTube上侮辱先知穆罕默德的愚蠢視頻引發的暴亂進行了回應——這些文章沒有像往常那樣發問「美國怎麼了」,而是問,「我們怎麼了,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週一,追蹤研究阿拉伯/穆斯林媒體的中東媒體研究所(Middle East Media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Mermri)翻譯了開羅最好的日報Al Shorouk專欄作家伊馬德丁·海珊(Imad al-Din Hussein) 寫的一篇言辭激烈的批判性文章。文章中寫到:「我們從早到晚咒罵西方,抨擊它的(道德)淪陷和無恥行徑,但同時卻要依賴它獲得一切……我們進口的物品主要來自西方,汽車、火車、飛機、冰箱和洗衣機……當今時代下,我們是一個對人類文明毫無貢獻的國家……我們成了(其他)國家的負擔……如果我們能真正地踐行伊斯蘭教和所有(其他)宗教的教義精髓,我們就能躋身世界強國之列。當我們不再像寄生蟲一樣,散佈在現代世界的版圖的各個區域,以它們生產的產品為生,然後再從早到晚地批判它們,而是重新參與到人類文明的發展中時,世界便會尊重我們。西方世界不是理想主義的綠洲。它的很多領域裡也存在著剝削。但至少,它沒有像我們一樣,深陷幻想、輕浮和表象的泥潭……因此,對伊斯蘭教和穆斯林先知的支持應該通過勞作、生產、價值觀和文化來實現,而不是通過攻擊大使館和謀殺外交官。」

9月20日,自由派的巴基斯坦專欄作家穆罕默德·塔基(Mohammad Taqi)在拉哈爾的《每日時報》(Daily Times)上發文稱,「絕對沒有任何理由實施暴力,而謀殺實際上是最大的犯罪,正如在班加西發生的那樣。以怨報怨必然會產生更多的仇恨。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以理智之聲淹沒可憎之音,而不是壓制自由言論及呼籲進行殺戮。

Memri翻譯了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的哈立德·赫勞伯(Khaled al-Hroub)教授9月17日在約旦的《憲章報》(Al Dustour)上發表的文章,上面寫到,「今天,我們在阿拉伯和伊斯蘭城市的街道上看到的最恐怖的一點就是,極端主義災難般地在我們的社會、文化和我們的行為之中氾濫。由於50年來強加於人們的宗教狂熱文化,社會上出現了大範圍的思想全面萎縮,並導致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幕。」

9月23日,埃及喜劇演員巴西姆·優素福(Bassem Youssef)在Al Shorouk上發表文章,Memri翻譯了該文章,上面寫到:「我們要求世界尊重我們的感情,但是我們卻不尊重其他人的感情。當一些歐洲國家宣布佩戴伊斯蘭面紗不合法或另一個國家禁止(伊斯蘭教徒)修建清真寺尖塔時,我們就會進行強烈抗議,即使這些國家依然允許宗教自由,那些清真寺建築和他們國內進行的講道活動便是證明。但是,在我們的國家,我們不允許其他人公開傳教。或許我們應該在批判他人之前檢討下自己。」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每當我被問到,「什麼時候我們算是打贏了這場戰爭?」我總是這樣回答:當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能夠在巴格達開展一場演講的時候;當阿拉伯-穆斯林世界的腹地能擁有真正的言論自由時。毫無疑問,伊斯蘭世界和西方國家應該開展一場彼此尊重的對話,但不僅如此,穆斯林之間也需要這樣的一次對話。重要的不是阿拉伯/穆斯林政黨和團體告訴我們他們代表著什麼。重要的是,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告訴自己他們代表什麼以及他們不能容忍怎樣的暴行。

之前,伊斯蘭世界的內部辯論長期受到阿拉伯獨裁者的壓制,他們統治下的政權總是鎮壓像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s)這樣的伊斯蘭政黨,但從來沒有真正地允許自由言論和伊斯蘭政黨的觀點進行對抗,這些自由言論可能是對伊斯蘭教更為現代與進步的闡述,或是真正獨立、合法和世俗的政黨、機構發出的聲音。現在阿拉伯世界出現了一些自由的空間和合法政黨,這是不是這一碰撞的開始呢?當然,現在這麼說仍然為時過早,但這次極端主義思潮的反彈所引發的溫和派人士的逆襲卻十分值得關注。



来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