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在2007年10月創下6124高點後,持續向下調整已進行5年多。2012年9月26日,盤中再次擊破2000點,意味著中國股市要從「6時代」馬上進入到「1」時代,相關研究報告顯示,過去五年間,超過八成投資者虧損纍纍,股市成上帝懲罰人的最佳處所,除了無情的折磨你的精神,還能快速消滅你的財富。在物價全面上漲、衛生紙都不甘落後的時代,中國股市輪落到如此境地,並非單是中國經濟和貨幣政策惹的禍,很大程度是刻意胡來的人禍。
然而,監管者在「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的提示後,似乎把應承擔的責任推的一乾二淨,事實是,股市是政府設立的,進入股市的投資者所謂的「風險自擔」是有基本前提的,你首先要保證這個股市是公平、公正、公開的,如果你治下股市到處出老千,就應註明「這是一個到處出老千而又無法制止的股市」,投資者就會把它理解成一個不規矩的賭市,否則,就存在刻意欺騙之嫌,再加胡作非為的官僚言行,除了對監管者問責,有沒有瀆職,有沒有貪腐,證監會難道是第二個鐵道部?
一般意義推衍,股市應是經濟晴雨表,而中國股市的「二般」實踐,不僅與晴雨表無法親吻,而且失去了最核心的「底線」。
股市既然是經濟產物,就須遵從基本經濟常識和規律,而不能拔苗助長突破發展底線。中國在經濟運行中,行政主導非常亢奮,缺乏節制達到「超常發展」,中國股市為此被迫「刮骨療傷」。
創立僅20多年,中國股市市值高速膨脹躍居世界第二,還不過癮,有計畫說,十二五要趕超美國做第一。與歐美股市經歷上百年漸進歷史相比較,顯然速度過快,這樣奇蹟的產生,除了IPO連續多年名列世界第一和高價發行,已經上市的企業大量低門檻再融資也是重要原因,在中國股市如此孱弱情況下,中國股市並沒有停止IPO以換取市場的休養生息,截止到2012年6月,還有近700家企業進入了IPO審核程序。
另一方面,中國股市二級市場承接資金是有限度的,加之沒有賺錢效應,只能靠下跌來稀釋供求關係的嚴重失衡。而原始股東持有成本太低,其二級市場的套現,又缺乏與其應承擔責任相匹配的高門檻限制,對融資者無原則的放任,對投資者缺乏基本的保護,必然會形成融資者傷害投資者的格局。
中國股市監管部門習慣「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對維護市場公平底線是很大的挑戰。
實行IPO行政審核制,等同中國證監會直接參與股票市場。無論是擬上市企業資格審核和質量把控,還是股票定價和上市順序先後安排,切斷了供需雙方直面鑑定和價值判斷,投資者因監管者有政府信譽背書,容易產生錯誤投資邏輯,而給一些國有企業上市大開特別綠色通道,充分顯示所謂市場化只不過是行政化的附庸。
「不以造假為恥、只以圈錢為榮」的行為,對中國股市是極大打擊,類似「綠大地」這樣的造假上市案例在中國股市屢屢發生,再者,相當數量企業上市後,業績一年就大變臉,市場因此產生的巨大損失,受害者卻往往追討無門。而擬上市企業成功通過審核又被舉報終止的,也出現過多起,喻示了行政審核制陷入了尷尬境地。
擬上市企業、投行保薦人、會計師事務構成「造假流水線」,即便不存在任何利益交換,單靠十幾位發審官員去把關,也可能因天然技術侷限和工作量過大的懈怠,會下意識給造假者順手貼上正品標籤。而事實是,另外的傳言不絕於耳,發審官員被曝出場費著實不菲。
劣質上市企業無法責令其退市,則是中國股市另一獨特現象,股票市場最基本的優勝劣汰底線受到了破壞。
大肆炒作重組「殼資源」成中國股市一道風景,因為,永遠不下場就永遠有故事,許多ST股、*ST股股價高高在上,很大程度助長了投機炒作風氣。其實,不僅是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上市企業應責令其退市,操縱內幕交易、弄虛作假情節嚴重上市企業也應責令其退市,中國證監會最重要職責應是「抓壞人」,並給予嚴厲行政處罰和法律制裁,但這些工作目前在中國股市還是最薄弱的環節。
當然,中國股市上述問題長期存在,脫離不了整體社會法制和誠信大滑坡的牽制,權力尋租也沒那麼容易只在證監會孤單的切斷,何況,證監會權力並不獨立,很多時候,也是「小媳婦難當家」,究竟該向誰問責?那麼多問題,你問責的過來嗎?想到這些,再對比下所謂債務中心的歐美股市,對中國股市的絕望以及對中國社會諸多現象的絕望,無法在2000點就此打住。而博弈角度的判斷是,中國房地產不大幅度下跌,中國股市難有趨勢性的機會。
破銅爛鐵中去撿「鑽石底」,假冒偽劣中去羞辱「豆腐底」,血色浪漫裡去勾兌「玫瑰底」,自己都不相信,還去到處路演忽悠國際資本挖掘罕見的「價值投資底」,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沒有底線,中國股市永遠沒有真正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