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隨著YouTube上一段嘲弄先知穆罕默德的視頻在阿拉伯世界引發了日益增多的暴力活動,該網站的所有者谷歌公司(Google)屏蔽了埃及和利比亞這兩個動盪國家對該視頻的訪問,但並未將這一視頻從網站上刪除。
谷歌公司表示,由於該視頻引起的暴力事件已致使四名美國外交人員在利比亞遇害,公司自行決定屏蔽該視頻。谷歌公司說,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是在特殊情況下做出的。谷歌的政策規定,只能對含有仇恨性言論(違反谷歌服務條款)的內容進行刪除,或是在有效的法庭命令或政府要求下刪除內容。谷歌表示,根據該公司的條例,它認為這一視頻不屬於仇恨性言論。
但穆斯林世界的數百萬民眾認為,該視頻是網際網路上傳播的最使人激憤的內容之一。從阿富汗到利比亞,各國官方一直在極力控制該視頻激發的公眾憤怒,並呼籲美國對視頻製作者採取措施。
谷歌公司的行為凸顯了一個基本問題,即網際網路公司對網上言論的控制。是否應該由公司自己來決定用什麼樣的標準管理網際網路上的內容?如何把握這些政策在應用上的一致性?
「谷歌公司是世界的信息守門人,因此如果谷歌想如此定義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並移除這些內容,那世界上的其他人也沒有太多辦法,」費城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的憲法與國際法教授彼得·斯皮羅(Peter Spiro)說。「如果谷歌將屏蔽擴大化,這一事件會更加引人關注。」
但他又補充說,「暫時看來」,他認為谷歌採取了正確的選擇。「任何能夠幫助緩和事態的措施,我認為都是有利的。」
在YouTube的服務條款下,仇恨性言論指的是針對個人的言論,而不是針對群體的言論。谷歌公司在週四表示,因為該視頻嘲弄的是伊斯蘭教,而不是穆斯林人民,所以在世界大部分地區,該公司允許這個視頻存在於自己的網站上。
「這個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的視頻,明確符合我們的指導方針,所以可以留在YouTube上,」該公司表示。「但是,由於利比亞和埃及的艱難現狀,我們暫時屏蔽了這兩個國家對該視頻的訪問。」
據一名瞭解YouTube決策過程但無權公開發表言論的人士稱,該視頻在其他暴力活動氾濫的阿拉伯國家依然可以觀看,YouTube一直在密切地監控事態。阿富汗政府已要求YouTube刪除該視頻,谷歌的一些服務週四在該國遭到屏蔽。
民主與科技中心(Center for Democracy and Technology)的言論自由項目主管凱文·班克斯頓(Kevin Bankston)稱,谷歌正走在一條危險的鋼絲上。該中心是位於華盛頓的非營利機構,倡導數碼世界的公民自由。
他說,一方面,屏蔽該視頻「傳遞出的信息是,如果你強烈反對你不同意的言論,可以讓其被審查刪除」。他還說,與此同時,「鑒於兩國發生的暴力行為的嚴重性,很難事後評價在這兩個具體地區屏蔽該視頻的決定。」
所有允許用戶上傳內容的網路公司,如Facebook、Twitter以及谷歌,都曾反覆考慮過與內容相關的問題。由於網際網路不存在地理邊界,問題被進一步複雜化,這些公司必須在各種法律和文化風俗的泥潭中前行。網路公司每個月都會收到幾十條移除內容的要求。單只谷歌一家,根據公司自己的說法,去年收到了來自政府部門的1965條要求,申請移除的內容至少為20311項。
其中,有一條申請移除視頻的要求來自加拿大政府部門,在相關視頻中,一名加拿大公民對著自己的護照撒尿然後把它衝下馬桶。還有一條要求來自巴基斯坦政府部門,申請移除六段諷刺該國官員的視頻。面對這兩條要求,谷歌都拒絕移除視頻。
但谷歌確曾在土耳其屏蔽揭露政府官員私人細節的視頻。面對土耳其政府和法院的要求,谷歌認定這些視頻違反了當地法律。
與此類此,谷歌也曾在印度當地屏蔽一些抗議視頻,以及一些使用攻擊性言語反對宗教領袖的視頻。理由是谷歌認定它們違反了當地法律,即禁止可能煽動社群間敵意的言論。
谷歌稱,美國政府和法院對移除內容的要求在去年翻倍,達到279條,申請移除的內容為6949項。國會議員公開要求YouTube拿下他們認為會引發恐怖主義活動的聖戰視頻。在一些個案中,YouTube滿足了相關要求。
谷歌一貫倚仗自己的指導原則,僅在用戶、政府和法院的要求下移除違反法律或谷歌服務條款的內容。因此,屏蔽這段反伊斯蘭視頻顯得極其特殊。
一些人也質疑,這會創下怎樣的先例,尤其是對一些政府當局來說,他們熱切希望能封鎖那些自己認為會激起民憤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