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2-08-24 09:51:32作者:周望歌
哈爾濱陽明灘大橋發生斷裂。(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據新華社報導,通車不到1年的哈爾濱陽明灘大橋發生斷裂,人員傷亡情況不明。據瞭解,事故發生在24日5時30分左右。目擊者稱,事故現場有4輛貨車墜落,目前已造成3死5傷。
橋斷已是不幸,倘有人員傷亡則是雪上加霜。不用贅述,在導致人員傷亡的事故中,拯救生命永遠排在第一位,當務之急就是搜救墜落的人員,搶修大橋和恢復通車則是次要的,切忌本末倒置。
如今,時間就是生命。搶救隊伍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搶救受傷的群眾,開通綠色通道,打通救援障礙的關節,減少施救過程中人為因素造成的延誤至關重要。目前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個小時,具體情況如何不得而知,為了減少謠言和誤解,政府應當盡量提供更多的信息,讓不明真相的群眾知道更多的真相。
通車不到一年便發生斷裂事故,質量問題自然會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據資料顯示,陽明灘大橋全長7133米,是黑龍江省第一座自錨式懸索橋,從開工到建成僅用了18個月,而一座規模如此雄偉壯觀、造型獨特的大橋,且在橫跨哈爾濱大濕地,說到底施工難度較大,一年半的時間便能竣工,從常理來看,18個月便建起一座大橋,工期會不會太短了?
根據去年通車時的媒體報導,陽明灘大橋龍建路橋第三標段副經理祖秉誠說過:「鋼混疊合梁這個推進過程都是難點,我們經過刻苦的鑽研吧,終於把這個難題給攻破了。」橋樑的施工肯定存在不少難題需要攻克,但是如果有一些難題尚未攻克而是勉為其難敷衍而過,這就為事故埋下了禍根,因此事故調查除了調查質量外,還不能忽略技術方面的缺陷。
橋塌必然會引發官司,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然而從全國多次橋斷橋塌的官司來看,涉事方一上法庭便是辯論,其中最玩味的是辯論焦點,橋塌究竟是因為橋的質量問題還是交通工具載重超負荷?其實,這些都是偽問題,提取現場混凝土成分分析,再看勘測橋樑結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再拿設計載重和實際載重等數據做對比,這些技術並非高難度,孰是孰非,一查即知。
近年來,哈爾濱大規模地建設大橋,使哈爾濱構建起通暢的立體交通網路,同時也不得不為這種高速發展感到擔憂。2011年9月23日,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十三標段在施工時發生事故,造成側梁滑落,6名工人受傷;事故後,負責人說不會影響整個大橋的建設進展,還仍然日夜開工趕進度……這種粗放式的施工不利於保證橋樑質量,今天發生的橋斷事故再次成為註腳。
一座美輪美奐大橋斷裂了,輿論習慣性反應是,橋斷的背後究竟有沒有存在利益輸送等貓膩?值得調查。不容置疑,事故發生後,真相與謠言總是在賽跑,只有信息充分公開,調查過程和結果接受監督,真相全面浮出水面,謠言才會悄然消散,因此可以說現在到了考驗政府處理公共危機的時候了,智慧幾何,全社會都在關注。
(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