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銀行可能會為找不到貸款客戶煩惱,但中國的信託公司似乎不會遇到這個問題。
根據政府支持的行業組織中國信託業協會(China Trustee Association)上週末發布的數據,目前中國的信託公司向工商企業發放的貸款總額達人民幣1.29萬億元,幾乎是一年前規模的兩倍。過去五個季度工商業信託融資的平均增速為17.72%,超過了對基礎設施、房地產和中國經濟其他領域的貸款增速,對某些領域的貸款甚至已經在減少。
這對於渴望融資的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分析人士說,這些融資的大部分被提供給了礦產公司。但是,如果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信託公司也將因此承受更多的金融風險。
信託公司把從企業和高淨值人士那裡募集到的資金拿來進行一系列廣泛的投資,包括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和期貨,自身並不需要承擔投資的風險。
信託公司還是中國金融部門規模增長最快的公司群組。6月底,中國的信託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為人民幣5.5萬億元,較一年前的3.7萬億元增長了49%。相比之下,3月底中國的信託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為5.3萬億元。在不久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畢馬威(KPMG)表示,到今年年底,信託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將超過保險領域。信託公司在為中國經濟增長引擎提供動力的過程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信託公司6月底管理的投資者資金中,24.3%提供給了工商企業,這個類別涵蓋了除金融、房地產和基礎設施之外的幾乎所有行業的企業。相比之下,工商企業融資第一季度的佔比為21.6%。中國信託業協會2010年第一季度首次發布數據時,這個比例僅為14.8%。6月底,基礎設施領域的信託投資從第一季度的21.9%增長到了22.6%。
簡而言之,工商企業正從規模日益壯大的信託公司中獲得越來越多的融資。
相比之下,銀行則難以找到有貸款需求的客戶。4月份銀行新發放貸款同比出現驟降,5月的數字同樣低迷,直到6月才有所反彈。觀察人士認為,貸款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削弱了企業從融資中獲得的潛在收益。銀行主要貸款給國有企業,不願向民營企業和小企業放貸。這就為信託公司創造了機會,向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企業要求更高的利息。
工商企業信託融資規模出現強勁增長的同時,中國銀監會叫停了一些公司的房地產信託業務。去年,信託公司成了房地產業的救星,在監管機構要求銀行大規模收緊對房地產業融資時,信託公司為開發商填補了融資缺口。從那以後,房地產信託業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限制,今年早些時候監管機構幾乎已經禁止信託公司給開發商貸款續期。
這一措施的影響已經體現在數據中。房地產信託融資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出現下降,已發放信託貸款規模一季度減少了17億元。隨著到期信託產品超過了交易新產品的速度,第二季度已發放的房地產信託融資又減少了114億元。信託公司對房地產業的融資雖然有所減少,但卻被銀行對該行業貸款的適度增長所抵消。4月到6月,銀行共提供了3,230億美元的貸款,相比之下,此前的12個月,每季度平均的房地產行業新增貸款僅為2,620億元。
分析人士說,許多新的信託產品都是針對礦產企業的,這些產品帶來的回報完全可以和貸款給房地產行業的回報相匹敵。但是,由於需求放緩已經傷及大宗商品價格,信託公司的這些最新客戶或許並不是最佳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