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藝術總是很高超,很多讓人看不懂,這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我們的文字起源於像形,成型於方塊,注定瞭解釋學在中國是一門獨特的學問,繞口令成為流行,並為許多人所崇尚。官場上的語言,也沿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血脈,經常出現讓人自己琢磨的詞彙。
本次中央政治局經濟政策出臺後,我發了一條微博,分析了其中的亮點:【政治局會議四大亮點解讀】一、本次會議沒有提穩投資保增長,而是提出穩增長,這是經濟政策出現的重大轉折;二、此次會議只報導主持人是胡錦濤;三是房地產政策有可能出現調整,下一屆政府不可能容忍投機炒作;四是擴內需是未來經濟的轉折點。能否執行,只有天曉得。
首先我們來客觀看待一下保增長。所謂保,是確保,就是要不一切保證經濟增長。這不是一種客觀和理性態度。保增長,一違經濟規律,因為任何經濟體都不可能永遠增長,這是客觀現實,因為世界上永遠都不可能發明永動機;二是經濟是有週期性的,儘管週期性和很多因素有關,就像日月星辰潮漲潮落一樣,漲跌是注定的。如果一味的保增長,最後必然導致經濟危機。所以,增長不是說保就保,更不能強行制定數量型目標。但是,根據經濟發展情況,經濟學家可以給出預期值,也就是市場預期能夠達到多少,實際能達到多少是多少,應該實事求是。一個經濟體如果一味的關注增長值,這是很可笑的行為,導致的結果是腐敗橫行全民投機。因此,保增長可以不提了。
其次我們來看看穩增長。所謂穩增長,其內涵要比保增長理性的多,實際上,作為治國大政來說,穩增長都可以不提,因為治大國若烹小鮮,經濟也屬於小鮮,應該按照規律來運行,沒必要全黨來抓經濟,搞運動式的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經濟決策層面提出穩增長實際上是宣布大躍進式發展經濟不適合中國,更不必制定任務強行落實。理性看待中國經濟,毫無疑問已經處在大崩潰的邊緣,三駕馬車全散架了,一架都跑不動,強行去跑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大崩潰。目前要做的,不是去抓投資,而是處理大躍進落下的後患,清理銀行爛賬壞賬,消除泡沫,一方面保持經濟形態的良好運行,一方面抓緊調結構擴內需,夯實經濟基礎。對外搶佔戰略制高點,抵禦外來風險;對內休養生息安撫民生,應該開展土地改革,取消現行不合理的土地開發模式,牢記孫中山在《建國大綱》中所講的土地平權的問題,也就是逐步實現「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社會理想。所以,穩增長不是按照什麼目標數字去做,而是以務實的精神,踏踏實實開始一輪改革,加強制度性建設。
不知我的解釋是否準確,不過,我們應該清醒的面對現實,今年的GDP有5%的增長就不錯了,明年中國經濟可能面臨硬著陸,可以看得見的是,出口增長根本不可能,現在的貿易順差是政府強制結匯的結果,表面上貿易順差,實際上出口企業承擔的是巨大的匯率損失,如果不推進匯率改革,出口企業明年80%要倒閉。據海關統計,上半年,全國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8398億美元 ,同比增長8%;其中,出口9544億美元,增長9.2%,進口8855億美元,增長6.7%;貿易順差689億美元,同比擴大56.4%。而今年上半年,如果國際貿易匯率損失達到9%,那實際上是中國的出口企業在9544億美元的出口業務中承擔了860億美元的匯率損失,與貿易順差相比,中國企業還要額外承擔171億美元的損失。這是一種巨大的虧損。
投資,就不必說了,稍微理性一點,增長根本不可能,把爛尾工程處理好就不錯了。內需,在高物價高房價下苟延殘踹,根本就無法激活。所以,2013年,中國經濟硬著陸無可避免,在物價水平保持2%增長的情況下,GDP有3%增長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