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國維在遺書中寫明死因,沒有帝制和儒生維護,民國文人借科學和民權之名反禮教傳統,無人起訴指控借法庭遏制邪惡,感覺紛爭無知者無畏在1950年以後的運動中轉為無恥,反掉了中華春秋以來的導師傳統。感性紛爭似的「瞎子摸象」在中共極權社會形成天意安排的批鬥思維。
王國維死了,在遺書中寫明死因,他不願意受北伐軍革命運動的羞辱。王國維不是一個撒謊的人,也不是個表達能力有重大缺陷的人。死者為大,我選擇相信他的遺書而非質疑。從秦漢到明清,頂級紛爭皇帝或丞相(權臣)裁決就能被認可,可在民國蔣中正不開槍就當是病貓。感性紛爭種下中共極權專制的種子。
從王國維之死及死因的感性紛爭,說到中共極權專制,可能有些人生出牽強附會、扯得太遠的感覺。其實說話玄奧未必一定不好。感性具體急功近利,爭執很難妥協。玄遠才能曠達如騎天馬,好似寶馬奔騰在天上,更有隱俠獨往獨來之自我。從心理學角度看國學大師王國維,右腦情感很豐茂,但左腦理智較弱(情商較弱),知識壓不住的人恐懼感。同為中國人,王國維的思維跟晚半輩的胡適、梁漱溟們的文章思維不同,大致是飲酒品茶後跨步高遠的宋詞思維。所以王國維能在 29歲時就講出了「人生三重意境」:獨上高樓,為伊憔悴,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人生三重意境」 這一說法至今還被性情中人傳誦,也曾影響過我。這是王在其《人間詞話》中說的,視為古今欲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三階段。以詩說話,最容易傳達感情:例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以花鳥動靜喻人情。以詞(長短詩)說話,既有詩情,還別有長短句的風韻、情韻等,不一而論。
王國維上承中學,下啟國學,重新解釋宋詞,認為:晏殊的《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所描繪的孤寂愁悵感受,是第一境。這三句詞話,王國維是借用,以「落葉•獨步•天涯路」喻指開創者最初的孤寂。當然,古今開創者身邊都有不少的人,但最初的艱辛要獨自品嚐,以免嚇跑人。
王國維重新解釋柳永的《鳳棲梧》,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開創者在孤寂愁緒的難關度過後的第二心境。柳永抒發的是放棄與人狂醉歌舞而強顏歡笑,為了愛情,瘦了、憔悴無怨無悔的情志,王國維喻指開創者的恆心。
王國維重新解釋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說詞中所指女性為尋求真愛而持之以恆到某時,突然發現意中人就在身邊,等待自己醒悟,是第三心境,以此喻指開創者突然獲得靈感。
王國維借古人的詞具體形象、感性地表述正經(正統)文學創作的三階段,並特別告訴民國人士及後人,他說的並不是晏殊們當時表述的情意,而是借用引申,泛指古今中外所有欲成大業大器的人必經的三個歷程。詩詞是形象思維,王所說的第一歷程,西風勁吹,碧樹落葉,獨自上樓,眺望遠處……好似詞人以文字描述的一幅畫:闡述愛情的相思苦。不同的人讀,感受會不同,雄性十足的男人會獨行俠似的肅然,柔情似水女人卻可能由天涯路想到望夫崖盼老公回家。
中國古代,註解古人的詩詞,有倫理、政治、宗教等諸多講究,沒有中華民國之後這樣的自由解釋。王國維這種解釋,雖然是曲解,卻是明說個人用意,是自己的引伸。今人有解釋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說的更隨便卻沒有聲明。
宋詞思維談人生,可以談出美感來,卻淡化了真與善,個人抒情和宣泄有用,但解決不了社會的問題。民國儒士借民權成名成家,「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乾坤正道修煉的傳統精神逐漸無影無蹤。1949年之前民國在大陸38年,三民主義者無天命信仰作為心魂,背叛蔣中正成了權利。魯迅虛構人力車伕的偉大精神和華老栓的麻木不仁,工農運動和紅軍、八路軍、新四軍以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就這樣棄善揚惡地搞思想政治宣傳。如此惡搞現在很普遍。
前面我說紛爭「在清朝以前,皇帝或丞相裁決就能被認可,在民國蔣中正不發威就當是病貓,感性紛爭種下中共極權專制的種子。」我一直聲明,我說的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在西方最近這兩百多年,你說你不代表真理,就沒人來打你的假。黨文化下的大陸感性的情緒中人(我心裏的「性情中人」)很容易跟著感覺走,說:「你眷戀清朝!你期望專制獨裁!蔣介石有什麼好?光頭髮威好看嗎?」這樣爭鬥其實是放棄了沉思而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方法或觀點的理性自由的權利。
王國維之死,以死免辱,全節殉道。這種說法對港人明明白白,如同喊「yes sir」,但大陸大多數血氣方剛或旺盛的性情中人卻會不停地爭,臆想王被親家逼債逼死的。臆想在文藝創作上可謹慎使用,卻不能呈堂證供和批鬥逼供。
論人生的發展階段,王國維之前,在中國春秋時代就有孔子「十五而志學」、「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六個發展階段。而這在儒家歷史上有承傳有榜樣。相比之下美國馬斯洛所說生存,安全,愛,自尊,自我實現的五階段說則主要是心理學的知識,沒有某個民族或國家有承傳和榜樣的知行合一的完整歷程。而在孔子之前《周易》所述「天、地、泰」的君子修養的三階段更為簡明可行:「天行健•自強不息」、「 地勢坤•厚德載物」、「天地交泰•以左右民」。
這樣看來,反禮教實際上反掉了中華春秋以來「文人和學者」的導師傳統,所以在王國維之死這樣一個有遺書證據、有學者(法官)評判的說法之後,民國學者還能爭,在蔣中正執政時一邊享受校園的安全一邊辱罵蔣公等,直爭到人心渙散丟了大陸被中共噤聲。這樣跟著感覺走,就是思維上的「瞎子摸象」,在民國為中共作惡開道,現在為中共專制延時。瞎子摸象固執己見,形成批鬥思維。
中共戰天鬥地•改天換地,1927年在湖南長沙等地才通過農民協會局部展現,就嚇死了王國維,邪惡至極。但後果再嚴重只要還沒輪到民國文人和學者,「瞎子摸象」就仍持之以恆地為中共開道。這或許就是天意,就是歷史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