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一直是一個棘手的課題。評估一個擁有10多億人口的實體經濟的狀況並不容易。週四,中國央行宣布下調利率。這是不到一個月來的第二次降息。基準貸款利率的下調幅度超出存款利率降幅,而且各銀行將擁有以相對於基準利率的更大折扣發放貸款的選擇權。此舉意在提振放貸,原則上對大宗商品投資者應當是利好消息。
但現實是,今年大宗商品和機械需求與最終用途關係不大。今年頭五個月,中國的銅進口飆升逾一半,鋼材需求也保持強勁。然而工業產出增長放緩至僅僅10%。就在消費增長趨緩之際,大豆進口表現強勁。這兩個趨勢的原因都在於,任何具有貨幣價值、可以儲存的東西,都被用作抵押品來申請貸款。然後,交易商將資金輸入影子銀行體系進行短期放貸,以求獲得更高的回報。
中聯重科(Zoomlion)和三一重工(Sany Heavy)等工程機械製造商已感受到這些趨勢的影響。儘管固定資產投資放緩,但它們的銷售仍在飆升。現金拮据的客戶需要拿到機器,以便將其用作抵押品來申請貸款,而他們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維持企業運轉。投行傑富瑞(Jefferies)指出,今年首季度中聯重科(依靠提供信貸)銷售的機器中,有一半從未開動過。
對短期融資的需求也體現於正式放貸的構成。總體貸款需求並未下降,但重心已轉向短期借款。工業界正將短期資金用於滾轉債務和提供營運資本,而非生產性的投資。這種做法是不可持續的。
隨著利率降低、正式銀行體系的貸款更易於獲得,中國大宗商品套利交易的吸引力正在減弱。中國大宗商品需求的特殊性意味著,放鬆貨幣政策永遠不會是一個買入信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来源:和訊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