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幅動人的畫面:在內蒙古的沙漠中,三名中國宇航員坐在草坪躺椅上,身後是被灼燒過的神舟九號返回艙艙體。三個人都手持鮮花,這些花束是對他們出色完成任務的嘉獎。
然而,三名宇航員為什麼是坐著而不是站著,這其中的原因卻不是那麼顯而易見。在太空中生活了13天之後,他們暫時肯定是沒法走路了。即使是在失重的環境裡生活很短的一段時間,也會消耗掉你如此多的體力,以至於你在剛剛著陸後無法自由行走。
在60多年的太空探索中,美國學到了一點,那就是人類是太空探索中的脆弱一環,儘管美國很少承認這一點。太空的輻射能讓我們失去生命,失重的環境讓我們身體虛弱,與世隔絕的狀態讓我們感到憂鬱。由於我們的生命長度是如此微不足道,即使人類有了所需的技術,我們也幾乎不可能做到哪怕僅僅是對太陽系外層的探索。
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說,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Voyager)無人飛船還得再需要一年左右時間才能抵達太陽系的邊緣,此時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大約37年。而抵達另一個太陽系將需要幾千年的時間。這還不算宇航員返回地球的時間。
單是這個事實就應該足以讓中國暫停擴大載人航天項目以及最終的登月計畫,付出這些代價又能得到什麼呢?
美國前總統肯尼迪(John Kennedy)1962年將登月作為國家的優先任務時,登月還是一個大膽的設想。美國當時正在與蘇聯爭奪全球領導者的地位,太空競賽成為了兩種制度較量的縮影。當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1969年踏上月球並在上面插上美國國旗時,其象徵意義不言自明。就像中國人常說的那樣,這代表著軟實力。
如果中國在人類首次登月任務完成大約60年後繼續重複這一任務,這會證明什麼?依我看,這只會說明想像力的貧乏,而不是豐富。這將是中國人「追趕」西方的長期努力之一。如果中國是在努力追趕汽車或飛機製造業的尖端科技還說得過去,但僅是試圖重複美國成功載人登月計畫的輝煌其實是一種倒退。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畫由於成本問題和缺乏明確的目標而提前結束。美國人登上月球後,也就是揮桿打了打高爾夫球,開著破舊的月球車到處轉了轉,畢竟車和高爾夫是美國人所痴迷的兩樣東西。中國航天員登月後會做點什麼不一樣的事呢?難道是打打乒乓球?
在那之後,美國載人航天計畫便一直徘徊在近地軌道。美國製造了可把航天員送到太空站的太空梭,但太空站是在太空梭出現後的幾十年後才建起來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夢想著把人類送上火星,但美國國會卻從未想過要批准此類計畫。原因一是成本太高,二是人的身體太弱。火星計畫的主要工作在於保護航天員不受宇宙射線的侵害,並在飛行過程中製造某種形式的重力,這樣在長達一年的飛行結束後,航天員才能有足夠的體力在火星上走走,而不是登陸後便坐在草坪椅上。
使用美國資金的一個更好的辦法是把錢投在無人登陸火星計畫上,其中一個計畫是發射無人駕駛探測器,以勘探火星上是否曾經有過生命。
中國如能為自己設定一個不同於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當年登月計畫的新奇技術目標,這一目標能受到全世界的讚美並被視為人類福祉,那才是更好的選擇。對於中國來說,太空可能並不是應該探索的地方,而地球也許才是更理想的探索之地。付出如阿波羅計畫這樣的努力來治理中國的空氣污染,讓父母不用擔心孩子以後得肺病,這個想法如何?這或許意味著要讓太陽能價格為大眾所負擔得起、把煤燃料替換掉、確保核能安全或改進一項現在人們還知之甚少的新技術。其實,如果拜中國所賜,能出現一條通往無污染世界的道路,這個願景將與美國航天員當年奔向月球一樣令人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