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內外廣受關注的「中國模式」(China Model)問題,現在已經變成了「中國困惑」(China Confusion)問題,在6月20日召開的FT青島國際經濟高峰論壇上,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而對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預期,是增強這種困惑的一個重要因素。
業界和投行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比較悲觀的預測是7.8%,樂觀預測是8.4%-8.5%,但不論如何,增長步伐放慢的趨勢已經顯現,對中國如此大的一個經濟體來說,即使是一個百分點的縮減,也影響重大。中國經濟是不是進入了一個減速區間?這是需求面還是供給面的原因導致的?在張軍看來,這不僅關係到我們對現狀的認識,還直接決定中國的政策方向和經濟治理方向。
經濟減速的趨勢已明顯可見,但對這一現象的解釋仍然眾說紛紜。張軍把現有的解釋總結為三種:一是認為這是中國與發達經濟體差距縮小之後的一種「正常收斂」;二是將原因歸結為「外部震盪」,即全球增長乏力和歐元區債務危機影響的持續發酵;第三種解釋是內需不足,即貨幣收縮導致內部總需求不足,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需求不足。
他認為這三種解釋未必完全合理。參照一些西方經濟學家根據歷史經驗提供的模型,他認為,從目前中國在人均GDP方面與美國的差距來看,中國經濟減速應該會在2023年左右發生,中國未來十年維持8%-9%增長率的可能性依然很大,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均收入、人均資本存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很大,有很大的追趕空間。
因此需要重新考慮中國經濟減速的原因。「我想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就是勞動生產率在下降,」張軍說。中國每年仍有巨大的固定資產投資,經濟仍在減速,那一定不是因為投入的原因,而是生產率的原因。而中國過去30年的高速增長,在他看來,是因為很不錯的全要素生產率,而全要素生產率高的主要原因,不是教育或者科技,而是生產要素可以在不同生產部門進行跨地區、跨行業的相對自由的流動,例如大量農民離開農業部門。
但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他認為,這或許是中國經濟減速的罪魁禍首。由於競爭性行業工資水平在持續上升,開始擠壓非國有和中小企業,這導致總供給下降以及經濟減速。大量的競爭性行業,面臨著它們無法控制的成本不斷上升的局面,而向高生產率行業流動的障礙越來越高。生產要素流動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國有經濟集中到高附加值的壟斷行業,而且採取托拉斯化的戰略,壓制了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空間。
張軍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從需求角度思考對經濟減速的應對策略,就可能出錯,應該認識到,這是一個總供給減速的現象,背後因素是國有與非國有經濟之間的通道受阻,甚至被關閉。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空間並不小,關鍵是要打破壟斷,撤銷管制,加大金融自由化,讓更多銀行改變風險管理模式,鼓勵資源的跨行業流動。
最後,他援引美國里根時代「供應學派」革命創造經濟繁榮的例子為中國「打氣」:只要在這個關鍵時刻改變經濟治理思路,打破結構性障礙,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未來還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