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宮廷清暑湯藥配方公開(圖)



   白扁豆(左圖) 、 梅(右圖)  (維基)

清代宮廷每年暑月(農曆五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會在各個宮殿發放清暑的湯藥供嬪妃、王公大臣、宮女太監們飲用,以防治暑病。以下列出兩個清宮的清暑方藥,供讀者瞭解中醫防治暑病的用藥思維。

【香薷湯】

由香薷、扁豆(炒)、厚樸、赤茯苓、甘草、黃耆、陳皮、菊花等藥組成,以水熬湯服用。

【暑湯方】

由香薷、扁豆(炒)、厚樸、茯苓、甘草、黃耆、陳皮、木瓜、蒼朮(炒)、白朮(炒)、藿香、檀香、滑石、麥冬、烏梅、伏龍肝等藥組成,以水熬湯服用。

古代醫家對治療暑病的方法上有幾個重點,如:張鳳逵《傷暑全書》:「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終用甘酸斂津,不必用下。」

王孟英《溫熱經緯》:「暑傷氣陰,以清暑熱而益元氣,無不應手取效。」

王綸《明醫雜著》:「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綜合以上的論點,可見香薷湯清暑而不傷氣,祛濕而不傷陰,健脾胃又上清頭目。而暑湯方則全面體現了「辛散祛暑、酸甘斂津、益氣養陰、化濕利水」等防治暑病的原則,可見清代御醫們制方用心。

以上兩個清暑方中,有幾味藥可以個別詳談來瞭解這些藥是如何的治療暑病:

【扁豆】

扁豆是治療暑病最常用的藥(食)材。扁豆性平,味甘,歸脾胃二經。有健脾、益氣、化濕、消暑的功效。夏天暑熱之氣多夾濕,扁豆擅長祛暑化濕,調和腸胃。對於夏季急性胃腸炎及暑濕感冒、上吐下瀉者,有不錯的食療食養作用。但這裡須注意的是,食用扁豆時宜注意須煮至全熟,因未煮熟的扁豆反易引起頭痛、嘔吐、腹瀉、心悸等中毒反應。

【黃耆】

暑傷氣陰,黃耆益氣固表,可以防止汗液外泄過多,以免暑熱耗津傷氣而致虛脫。

【麥冬】

夏天流汗過多,身體津液不足。麥冬氣涼味甘,質柔多汁,長於養陰生津,清心潤肺,可以防治暑熱所致的陰虧津傷、心煩口渴等症。

【烏梅】

烏梅性平味酸,中醫認為「酸甘化陰」,食用烏梅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防治暑熱煩渴津傷之症。

【菊花】

菊花性涼,味甘苦,有疏風清熱,養肝明目的功效。在炎熱夏季,可以沖泡菊花茶當作飲料,有清熱消暑,除煩渴,消除疲勞的效果。



来源:同仁堂中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