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文章,原題《為什麼北京的女性推遲婚姻》,作者科琳 迪隆,關博元譯。摘編如下: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裏,北京退休職工黃桂普(音)已經替他29歲的女兒黃菲安排了30多次相親活動。讓黃桂普懊惱的是,儘管如此,黃菲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白馬王子。
根據2010年中國的人口普查數據,目前北京像黃菲這樣超過28歲的單身女性已經超過50萬人。她們在中國被稱為「剩女」,代表著中國城市裡的一種趨勢,越來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經濟獨立的女性因為個人原因和職業原因有意推遲婚姻。
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分重視婚姻和家庭的國家,家長們很不贊成自己的女兒晚婚。
專門研究婚姻和家庭關係的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肖索未說:「中國十分重視家庭文化,家長們會為子女未來20年的生活考慮」,她補充說,如果女兒在30歲之前還沒有結婚,家長就會擔心女兒年齡過大而不適宜生育,為沒有男人願意與大齡女結婚而煩惱,甚至害怕女兒因為沒有子嗣而終身無法享受天倫之樂。
儘管中國農村地區男女不平衡的現象十分嚴重,但是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北京一類的大城市裡,男女比例僅僅略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因此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北京女孩兒還並沒有面臨「搶手」的局面,這也意味著,像今年32歲李小明(音)這樣的白領男子在擇偶方面還有著選擇餘地。
李小明說:「憑什麼我要和‘剩女’結婚?如果她33歲了還沒有結婚,那就是她自己在某些方面有問題。」
事實上,李小明說出了很多男性的心聲,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好妻子、好母親,並且能與自己一起照顧年老的父母,而不是那些只知道為工作忙碌的「剩女」。
「剩女」的父輩在他們20多歲時大都已經結婚並開始養育子女。然而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剩女」職業上的成功要比結婚或是生子更能讓父母臉上增光,這對中國的傳統觀念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張曉菲(音)女士29歲的女兒在一家IT公司工作,她說:「我的女兒為了職業上的成功,把她的整個人生都投入了進去,就是沒有時間結婚或是生子。我怕她要是還不出去約會,她就會被‘剩’下來。」
為了確保自己的女兒不至於淪為「剩女」,也為了早日抱上孫子,每週都有數千名家長聚集在城市的公園裡,替自己的子女參加相親大會。大部分的家長都帶隨身攜帶廣告板,上面標明女兒的年齡,身高,薪酬,有的還註明女兒的特殊優點。
於倩(音)今年28歲,職業為律師,她表示自己不介意父母替她參加各種相親大會,但她說,父母越是逼著結婚,她就越不願意結婚。
於倩說:「要是我想結婚,我早就結了。」相反,於倩選擇去阿姆斯特丹大學攻讀國際商業法律碩士學位,她說,一旦結婚,這些想法就都變成泡影了。她說:「在中國,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之間的政治。要是我選擇結婚,出國留學就成了兩個家庭的事情,會變得十分複雜。」
於倩承認,違背母親的意願而追求自己的留學夢,這一點並不容易。
肖索未教授表示,接受中國傳統思想教育長大的中國孩子們依然十分重視父母的意見,即使子女已經成人,他們還是經不起父母的批評。肖教授說:「這些女孩子很在意自己的父母,甚至可以說父母的意見就是一切。她們的父母會說:‘你現在就應該結婚,要不一輩子都結不了,要是你過了28歲還不結婚,你就是個沒人要的女人’。你能想像女孩子聽到這話以後心裏怎麼想?實在是太糟糕了。」
但儘管如此,在一個年輕女性經常因為在婚姻問題上過於追求物質而遭到批評的中國社會裏,肖教授相信很多「剩女」們依然在尋找適合自己的人。縱然時光荏苒,她們還是堅持著自己的婚姻理想。
来源:新浪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