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保國寺千年不壞之謎(組圖)


在我國乾燥的北方,有上千年歷史的名剎古寺並不少見,但在潮濕多雨、還經常有颱風等光顧的江南,木結構的殿宇建築能完整保存上千年則絕非易事,位於寧波的保國寺卻做到了這一點,而且「鳥不棲,蟲不入,蜘蛛不結網、樑上無灰塵」,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秘密呢?
  
千年殿宇不腐不裂
  
在建築學上,保國寺的地位甚至不亞於北京故宮。它以精湛絕倫的建築工藝而令人嘆為觀止。保國寺最初由山門、天王殿等建築組成。現存大雄寶殿(或稱無梁殿)重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長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結構建築。

雖然歷經了千年,殿宇的木質柱樑卻總是不腐不裂不蛀。在別的古寺中經常能見到的鳥窩、灰塵、蜘蛛網,在這裡卻很難見到,因此成為一個千古之謎。

記者從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瞭解到,保國寺安裝了一套監控系統,即通過在各角落安裝與電腦連接的監測設備,對保國寺大殿內各角落的溫度、濕度、結構的變形與傾斜、沉降等,進行24小時的監測。

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館長余如龍告訴記者,通過這套監測系統,不僅使保國寺大殿木結構建築的保護更有針對性,而且還可能從大殿環境、結構和材料等多方面對保國寺大殿「鳥不棲,蟲不入,蜘蛛不結網、樑上無灰塵」的千古之謎作個解答。


保國寺大殿內部結構

為何不見「蛛絲鳥跡」
  
1954年8月,三個正處於暑期實習的學生偶然發現了這個我國乃至世界罕見的榫卯木結構和穹頂建築,1961年,保國寺被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告訴記者,從1984年起,她就去保國寺作過考察,當時只是感覺這個大殿特別空,沒有什麼封堵阻礙的結構,風可以很輕易地吹進來,又吹出去;在考察過程中,的確也沒發現有鳥棲息過的痕跡,也沒見有什麼蜘蛛網。

不過,她認為,那些所謂的「謎團」多為民間流傳,也不可盡信。比如這裡的木頭是沒有蟲蛀的,但他們在考察時就發現有些木頭還是長了白蟻,一些地方也有些許灰塵。當然,蟲蛀木樑的現象不算多,灰塵總體上來說也少。

保國寺的歷史價值及其不解之謎,主要還在於其獨特的建築構造上。郭黛姮說,保國寺是典型的宋代木結構建築,在宋代出版的我國最早的建築學規範性書籍《營造法式》裡,就借鑒了很多保國寺的建造經驗,正是因為其獨特構造,才能使其在多雨潮濕、颱風頻繁的江南能夠完整地保存至今。

據瞭解,保國寺大殿呈一個縱向的長方形,整個大殿顯得既長且空,全部結構不用一枚鐵釘,全憑精巧的榫卯使斗拱層層相銜,就將建築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承托起整個殿堂屋頂50餘噸的重量。

另外,保國寺大殿外表看起來像是沒有大梁支撐的,其實它是在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個與整體結構有機銜接的鏤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因在下面不容易看到,故被稱為「無梁殿」,這種做法可能也讓鳥雀少了些棲息之所。

專家紛紛試揭謎底
  
據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館長余如龍介紹,關於保國寺這些謎團,很多專家來考察後都感到迷惑不解。1975年,人們在維修保國寺大殿時,意外地從換下來的樑柱中發現木材有一股刺激性的香味。經化驗證明,該木材叫「黃檜」,它含有一種飛禽、昆蟲不願聞的芳香油。他們把一隻蜘蛛放在大殿的樑上,不久,蜘蛛就昏迷過去了。後來,又有很多人刻意將蜘蛛放進殿堂,可沒多久,這些蜘蛛照樣跑得無影無蹤了,殿堂裡也始終沒見過蜘蛛網。

正因為如此,有專家稱黃檜木特殊的氣味既能避免被蟲蛀,也能讓蜘蛛等遠遠逃開,甚至可能讓飛鳥也不願意接近。

但是為什麼在經歷了很多年以後,殿堂內仍然沒有什麼灰塵呢?

也有專家認為,大殿頂上錯落有緻的斗拱結構裡,形成了一個個姿態不同的「風道」。外面的空氣一進入大殿,通過這些「風道」在大殿內產生了迴旋氣流,稱之為「旋風」。旋風在大殿內不停地迴盪,自然使樑上不容易集存灰塵。而且,這種「旋風」可能產生一種聲波,使飛鳥不敢接近。
  
大殿其實是個「歪殿」
  
不過,一些有心人則從整個建築的外觀上來進行分析。在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網站上刊登的一篇學術文章上,一位學建築出身的學者把整個大殿裡裡外外仔仔細細看了一遍之後,得出了一個全新結論:這個大殿其實是個「歪殿」。

他認為,這個大殿整個向東北方向傾斜,但東北方有山,因此也算歪著靠在山上,只是因為傾斜角度不大,讓人走進大殿後很難感覺得出來。在殿後,隱藏有依山而斜撐殿身的四根木柱,正是這四根斜著支撐的木柱子才使整個殿得以千年巍然不動:由於傾斜,整個結構向東北方向擠壓,在自重力的作用下,這反而形成自鎖受力,相比於僅是垂直受力狀態更加牢固。

正是因為大殿的傾斜,再加上其框架、斗拱、藻井等結構複雜,鳥很難在上面筑巢,鳥蛋容易滾下來,幼鳥也容易摔落,所以即便是千年古剎,也很難見到飛鳥。同時,這種傾斜也讓灰塵難以久留,因為殿內南北縱深很長,穿堂風效應明顯,所以只要有風就容易把灰塵吹走。

至於蟲子少,則可能和木質為黃檜相關,散發的香氣使蟲子難以接近,還可能與斗拱層層而上形成螺旋效應氣流有關。如果人把耳朵貼於柱子,確實也能聽到如海螺形狀鏤空的木藻井裡不絕於耳的細嘯聲,雖然很微弱,但這對于飛蟲已經足夠了。沒有飛蟲,蜘蛛似乎也沒有必要在這裡結網了,況且它也真的可能受不了黃檜木的味。



来源:北京青年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