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張小凳子,一名尼泊爾籍的女子,彎著腰看著一位老婦滿佈皺紋的雙腳,熟練地為她的雙腳按摩和修甲。
她說:「我沒有告訴朋友有關我的工作,因為我覺得很尷尬。」
這名尼泊爾移民名為拉碧卡(Rambika KC),大約十年前,當她抵達紐約市,急於尋找工作。她前往美容院,在那裡,只需要幾個月的培訓,可獲得許可證工作,吸引許多亞裔新移民女性加入行業。
現在,她在皇后區擁有一間髮廊,掛著一幅喜馬拉雅山脈的全景照片,經常懷念祖國。但是,她仍然記得剛來紐約時,首次擔任修甲服務,幾乎是她的大忌。
移民權利倡導者塔拉(Tara Niraula)出生在尼泊爾,她說,婦女在尼泊爾,尤其是印度教徒,只許觸摸丈夫或家長的雙腳,被視為最高的尊重。接觸陌生人的腳,是她們從來不會做的事情,也是代表個人身份卑微,比任何人的地位更低。
聯合國尼泊爾特派團的輔導員阿姆里特清萊(Amrit Rai)承認,許多傳統的尼泊爾人也呼籲女性拒絕做修甲行業。
他說:「有些人會指斥尼泊爾婦女,這是不應該做的工作。」
但是,阿姆里特清萊說,在紐約的社區領袖,鼓勵尼泊爾婦女克服所謂的厭惡文化,不怕接觸陌生人的雙腳。
他說:「她們是勇敢的女性,我們應該為她們感到驕傲。」
許多尼泊爾婦女加入紐約的美發行業,也感激賈瓦利(Mohan Gyawali)的功勞,他是一名尼泊爾工程師,現時在皇后區開設兩間美容院,生意十分興旺。
他估計,曾經訓練大約400名尼泊爾婦女執行修腳,修甲和其他美容服務,幫助她們取得執業許可證。
今年49歲的賈瓦利說:「如果移民來到一個新的地方,他們需要一個新的技能,這是一個起步點。」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渡期。賈瓦利的一名員工什雷斯塔(Srijana Shrestha)意識到新工作的要求時,幾乎崩潰了。
她回憶說: 「第一次,我看到大家做修甲時,我哭了。天啊,這太嚇人了。我不喜歡它。」
但是,顧客減輕了她的恐懼。當她接觸顧客的雙腳時,她發現顧客並沒有瞧不起她。
賈瓦利說,超過20多名學徒,在紐約市大概50間尼泊爾髮廊工作,其中大多數集中在曼哈頓。
他說,他不會因為同業競爭而感到困擾,認為其他的尼泊爾髮廊美容店是新移民找工作的好機會,幫助同鄉盡快投入新移民的生活。
沙哈娜(Samjhana Khanal)僱用幾名尼泊爾婦女,在皇后區的美容院工作,作為一名年輕的女企業家,她感到很自豪。
她說,很喜歡經營美容院,總比擔任保姆的工作更好。
今年26歲的沙哈娜,跟其他尼泊爾婦女不一樣,接觸陌生人的雙腳時,她從來沒有感到不安。
當新員工入職時,她會告訴她們,客戶是友善的,沒有瞧不起修甲服務員,相反,顧客經常感激員工的專業。
沙哈娜說:「甚至有一些顧客邀請我出席她們的生日派對,想加我在Facebook上做朋友。」
最近一個下午,在拉碧卡的美容院內,傑西卡(Jessica Lewis)和她的未婚夫喬祖(Joe Green)捲起褲子,準備在婚禮前一天一起修腳。
傑西卡說,她已經成為常客,因為員工們親切對待她。她們還堅持那天不收任何費用,接受免費修腳作為結婚禮物。
當傑西卡被告知許多尼泊爾婦女不願意接觸陌生人的雙腳時,她感到十分驚訝。她說:「你會覺得她們天生做得這麼好的。」
来源:美國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