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舉制度規定,凡是考進士的人,都由地方解送入試。每當京城會考,地方上總要解送一批考生赴京應試。當時荊州南部地區四五十年竟沒有一個考中。於是,人們稱荊南地區為「天荒」。意思是混沌未開的原始狀態,或是荒遠落後的地區,譏笑那裡幾十年沒能考上一個進士。
唐宣宗大中四年,荊南應試的考生中有個考中了,總算破了「天荒」。由此,舊時文人常用「破天荒」來表示突然得志揚名。現在用來指從未有過或第一次出現的新鮮事。
本文摘自:《青年科學》
来源:中國歷史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