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善射 巧取宋金剛 單騎神勇 大敗王世充
唐武德二年十月,劉武周派大將宋金剛帶著他的精銳主力二、三萬人南下,圍困晉州。呂崇茂在夏縣反叛,晉、澮二州接連陷落,,關中震驚。高祖見勢準備放棄河東之地,退守河西。太宗上表說:‘太原是王業的基礎,國家的根本,河東富裕是京城的憑藉。希望藉助臣精兵三萬,必定能消滅平定劉武周,克復汾、晉。’高祖於是將全部關中兵支派給太宗調遣,同年十一月,太宗率軍隊奔赴龍門關,踏冰而渡過黃河,進駐柏壁,與賊將宋金剛對峙。武德三年(620)二月,宋金剛終於因為軍眾飢餓而逃遁,太宗率軍直追到介州。宋金剛排列軍陣,南北七里長,以抗拒官軍。太宗率精銳騎兵攻擊,賊眾大敗,追打數十里。尉遲敬德等人率領殘部八千人歸降。
武德三年七月,唐軍在太宗的率領下,出關進攻王世充。王世充率精兵三萬在慈澗扎陣,太宗用輕騎兵引逗他。當時眾寡不敵,太宗陷入重圍,左右的人都非常恐懼。太宗命令左右的人先行歸營,獨自一人率軍在最後。王世充的勇將單雄信率數百騎兵夾道進逼,爭先進攻,太宗幾乎被他打敗。太宗張弓搭箭,左右射敵,賊眾一個個應弦而倒,太宗俘虜了王世充的大將燕頎。
太宗率軍進駐青城宮。營壘尚未建立,王世充的軍隊二萬餘人從方諸門面臨谷水扎陣。太宗以精銳騎兵在北邙山扎陣,令屈突通率五千步兵渡水攻擊王世充,並趁機告誡他說:‘等到雙方交戰時就放煙,我當率騎兵南下。’雙方軍隊剛接戰,太宗用騎兵衝鋒,自己挺身衝鋒在前,與屈突通裡外呼應。賊眾拚死作戰,多次打散又多次聚合。從早晨七點一直戰到下午一點,賊眾才開始退卻。太宗指揮兵士追擊,一舉俘獲、斬首敵軍共八千人。
出其不意 生俘竇建德 攻其不備 大破劉黑闥
此後竇建德率兵十餘萬前來援救王世充,到達酸棗。太宗部將蕭王禹、屈突通、封德彞都感到腹背受敵,請求太宗退師到谷州來觀看形勢。太宗說:‘王世充糧食已盡,內外離心,我軍不需攻擊,可以坐收敵軍破敗之功。竇建德新近攻破孟海公,將官驕傲士兵怠惰,我軍當進攻佔據武關,扼守山川要衝。賊如果與我軍爭勝負,我必大破賊軍。如果賊軍不戰,十日之間王世充當會自我崩潰。’
竇建德排出陣勢,從上午七點直到下午一點,兵士又餓又累,都坐在陣列中,又爭著飲水,頃刻間又收斂退卻。太宗說:‘可以攻擊了!’親自率領輕裝的騎兵追擊引誘敵軍,大軍陸續趕到。建德回軍扎陣,還來不及整頓陣列,太宗先行攻擊,攻擊所向,敵軍紛紛潰散。不久眾軍會合作戰,塵土飛揚,呼叫四起。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寶、宇文歆等揮動大旗衝入,直接突入到陣後,張挂唐軍旗幟。敵軍回頭看見官軍旗幟,全軍崩潰。唐軍生俘竇建德、迫降王世充,唐朝統一大業由此奠定。
武德四年六月,太宗凱旋歸朝,在太廟貢獻俘虜的二偽主竇建德、王世充以及隋朝器物車乘。同年十月,高祖加封太宗李世民‘天策上將’封號。
同年十二月,竇建德舊將劉黑闥舉兵造反,太宗總統全軍向東去討伐他。武德五年(622)正月進軍肥鄉,分兵斷絕他運糧的通道,雙方對峙兩個月。劉黑闥被迫急於求戰,率領步兵、騎兵二萬人迫近官軍。太宗親自率領精銳騎兵,首先攻破了他的騎兵,然後乘勝衝擊踐踏他的步兵,賊兵崩潰,斬首一萬餘人。先前太宗派人筑壩堵塞上流河水使水流變淺,讓劉黑闥得已渡水。等到作戰之時,才命令挖開攔河壩,大水衝到積水一丈多深。賊兵已經戰敗,逃到水中都淹死了。只剩下劉黑闥與二百多騎兵逃到突厥。
德才兼備 千古一帝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上,唐朝是中華國力鼎盛的時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等在世界上獨領風騷。當時歐洲、中東、日本等地都派人去長安學習,周邊國家則以中國為宗主國,萬國來朝,重譯款塞。唐朝的強盛的與其文化的復興與建構關係密切,而這一切也得益於唐朝的一代明君─唐太宗。從禮賢下士、起兵反隋,到即位後的濟世安民、勵精圖治,唐太宗具有王者的博大胸懷與超越常人的膽識。
唐太宗不僅在文治武功上卓有建樹,在詩歌創作上也頗有成就。他所寫的五言短排《還陝述懷》構思精縝,音韻鏗鏘,充滿了浩然正氣: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這首五言短排是李世民率師平定關東割據勢力,回師關中時創作的。首聯的「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抒發了作者的宏偉志向:經歷了南征北戰,結束了群雄割據、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如今凱旋班師,不禁手撫腰間的長劍慨然長嘆。由於前線將士的英勇作戰,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這一切都是為了「濟世安民」,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