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和中國都生活過十多年,經歷了兩國各種各樣的考試,其中一些是我作為學生參加考試,也有一些是我作為老師給學生監考。平心而論,兩國雖然都是華人社會,但考試方式有許多差別,很值得寫一寫,早想寫一篇文章對比一下兩國考試的區別。中國的考試制度和新加坡相比,有一些明顯的差異。
首先,新加坡中小學考試時,對於同一份考卷,允許有不同的作答時間。對於有閱讀和寫字障礙的學生,將單獨開闢一個考場,給他們更多時間作答。遇到因為特殊情況遲到的學生,只要遲到時間在30分鐘內,也會把考試的時間延長。中國的考試制度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新加坡則比較重視學生因個體差異而產生的不公平現象。
其次,新加坡中小學考試時,如果使用的桌板是摺疊的(從右邊折過來),那麼所有左撇子的考生都將被集中起來,使用普通課桌,以避免左手書寫帶來的不便。新加坡的老師並不會糾正左手寫字的孩子,因此左手寫字的學生比例很高,會有大約10-15%的人用左手寫字。這也是新加坡考試重視個體差異的一個例子。
還有,新加坡考試時,允許學生使用常見的輔助工具,例如計算器。這是因為新加坡的教育制度,看重實用性,既然人們工作中都會使用計算器,為什麼考試的時候就不能用呢?因此,電子字典也是常見的考試工具之一,在寫作文時可以使用電子詞典。這一方式是否正確,看法不一,我覺得優缺點並存。不過,從降低難度,普及教育的角度看,使用計算器和字典,能讓那些比較弱的學生學習起來更容易。
前面說的是中小學教育中的考試,到了大學教育階段,我覺得中新之間並不明顯的差別了。身體方面有差異的學生還能受到關注,例如我當年見過一個手腳蜷曲坐電動輪椅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習的學生。有一次一門編程課程考試時,他被他媽媽推了進來,還有一位老師一同進來,他用前排一個較矮的桌子上的電腦,並且給他延長30分鐘。但是有特殊天份而表現與眾不同的學生,就幾乎沒有人再關注了(除非是能得獎的那種,也有人關注),是生是死都靠自己了。我希望新加坡中小學教育中的這些優點,有一天能被新加坡的大學全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