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文網報導,路透社稱,波士頓諮詢顧問(Boston Consulting Group,簡稱BCG)最新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大型製造商遠比小型企業更願意將工廠自中國搬回美國。這項調查稱,人工成本和產品品質是企業考慮所謂「回流」的兩大原因。一些企業認為,由於高失業率,美國已經成為一個低成本國家。
調查發現,美國製造商中有37%的高層計畫或正在積極考慮搬離中國;營業額超過100億美元的大型製造商,比例則上升到48%。美國正成為低成本的發達國家,其工資普遍低於西歐和日本。更多歐洲和日本公司有可能從美國工廠生產產品出口。多數受訪的製造商表示,他們預計中國工資將繼續上調,並且與客戶端近距離和經商便利性等因素考量,從中國供貨其實比想像還昂貴。
該調查還顯示,2005年至2010年,中國工資高漲69%,對跨國企業來說,在低工資國家生產的「勞動套利」吸引力逐漸下滑,如果中國工資持續每年17%漲幅,至2015年,在中國或美國設廠的區別不大。且美國工人生產力較中國的高3.2至3.4倍,加上美國工廠的自動化程度較高,使中國廉價勞工不再具吸引力。
橡膠和塑膠製造商最有可能「回流」;電腦設備、金屬產品和運輸貨物的製造商則較少考慮離開。BCG該項調查共同作者瑟金錶示,「製造業經濟學已使企業傾向於重返美國。」同時,近10年內美國製造業更有競爭力時,將可創造300萬份就業機會。
瑟金錶示,製造業經濟正轉向有利於美國的情勢,大企業有較多工廠、生產線可以遷移,取得融資也較容易。他舉出了幾個加快趨勢的例子,例如福特汽車、NCR公司、大師鎖、耳機生產商Sleek Audio,千詩碧可香薰和法魯克系統。包括奇異電器和波音等一些公司承認,他們把業務移到海外的行動走得太遠了,現在工資差異縮小。奇異已把墨西哥和中國的許多家電生產線移到肯德基。重型機械大廠商卡特皮勒已將小型拖拉機和挖掘機生產線從日本搬到喬治亞。卡特皮勒正在美國建造或擴展15座工廠,但他們也擴大了中國的生產。
但調查中也提到,如果出現美元大幅升值等情況,「回流」趨勢將會減緩或逆轉。另一些人說對海外工廠的投資不斷上升顯示了「回流」企業只是例外。
據資訊技術創新基金會統計,2007-2009年間經濟衰退期間,美國製造商削減了約16%的職位,即200萬人。該基金會認為,最近工廠就業反彈趨勢可能不會持久。由於缺乏熟練工人,美國製造業可能約有60萬職位不會被填滿。
製造業高管認為,重新重視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方面的教育可能可以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
路透社 : 美國大企業更傾向回歸「美國製造」--調查
路透紐約4月20日電---調查顯示,美國大型製造商比小企業更可能將生產業務從中國搬回美國.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的一項調查顯示,勞動力成本和產品質量是企業考慮所謂"回歸"的主要原因.一些企業認為美國實際上成本較低,因其失業率處於高位。
調查發現在美國的製造商高管中,37%或者計畫將生產從中國撤出,或在積極考慮中.而營收超過100億美元的企業中,這一比例升至48%.
多數受訪人員稱,預計中國工資成本將繼續上升,並表示因與客戶之間距離和做生意難易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在那裡生產的成本其實比理論上更高.
此次調查在2月通過網路訪問106家總部在美國的製造商。